近日,哈市道里区抚顺街人才市场频频出现招聘“键盘手”的信息。细问之下得知,原来“键盘手”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吧托”组织中的一个环节,主要负责与网友聊天。目前,通过网络社交软件骗取受害者钱财的“吧托”不在少数,而“吧托”内部分工明确、组织架构清晰,整个骗财过程“流水线”完成。(7月16日《黑龙江晨报》)
很多男人喜欢在网上和女网友聊天,殊不知,那些女人不少是由男人客串的。等到被骗男人上钩了,才会由“托女”和男人见面,领到酒吧进行消费——刷爆被骗男人的卡,游戏就结束了。有些男人和“托女”见面以后,听了几句好话,拉了一下手,就花了几万元钱,明知道上当受骗也只能打牙往肚子里咽,既不敢报案,又不敢声张,因为自己心术不正想占别人的便宜,没想到却被别人占了便宜。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同时还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可能构成商业欺诈。利用“吧托”牟取暴利,属于商业欺诈,只要能够取证认定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工商部门可以对酒吧经营者采取罚款、停业整顿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酒吧经营者和“吧托”如果使用暴力威胁等手段向消费者索取钱财,则涉嫌触犯敲诈勒索罪或抢劫罪;如果服务员因消费者拒绝支付账单,而殴打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向公安部门报案,警方可立案侦查,公安部门在查实后,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进行处罚。
如今,社会上的各种“托:实在是太多了,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其实,规避此类骗局的最好方法,一方面男性朋友尚需自重,提高警惕,不要轻易和女网友见面,更不要轻易跟陌生人到陌生的场所进行消费。如此一来,“托女”就失去了利用你的机会,就算她再美也骗不了你的财物;另一方面,去酒吧消费的朋友,要记住在消费前问明白相应的价格,避免航空公司开张——给人以可乘之机,这样就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