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俪,26岁,一直是单身状态,现在在一家企业上班,有着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眼瞅着女儿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老两口开始给女儿安排相亲。小俪带着不情愿的心理答应父母相了很多次,却没有碰到一个合适的。
这天下午,母亲又兴冲冲地跑过来让小俪去相亲,即使心里还是带着不情愿,但是出于再试一试的想法,小俪依然赶往了相亲地点。
这已经不知道是小俪第几次相亲了。见到男方后,小俪对男方的第一印象挺好的,不情愿的心情也迅速转变了,两人第一次见面聊得很开心,非常能聊的来。
随后小俪上班工作,男方也表现的非常好,关心的十分到位。小俪下班的时候走出公司门口,男方也提前下班早早在小俪公司门口等待。
随后男方开车带着小俪吃了西餐,把小俪送到家里。期间也是每个细节都做的很好,小俪被照顾得很好。
小俪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再加上男方时常的小礼物。男方日复一日的坚持让小俪沦陷了,说会一辈子对小俪好。她对男方产生了好感,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男方的异性好友也很多,但是小俪没有在乎,觉得余生就是他了。
与此同时,急切的母亲开始催促着二人早点结婚,把事情给办了。男方那边也提到了结婚的事情。在两边的催促下,小俪没有想太多就答应了。于是交往了不到半年的两人订在一个月后举办婚礼。小俪觉得自己终于要收获人生的幸福了。婚礼上男方的一个异性好友也来到了现场。
结婚之后开始的一段日子里,两人有过短暂的幸福。下班后男方依然开车去接小俪,接着两人一起买菜做饭休息,过着让同事羡慕的生活。但是时间变长了,小俪觉得丈夫似乎没有之前对自己那么好了,丈夫很少接他下班了,两人也已经很久没有一起买菜做饭了,都是小俪一个人买菜做饭做家务。丈夫甚至开始嫌弃小俪做饭手艺不好,开始对小俪恶言相加。
总之,婚前婚后两个模样,丈夫的惰性和缺点,一点点显露出来。
时间继续推进,小俪发现在一些是非的认知方面两人也有很大差异,小俪喜欢节日的仪式感,丈夫却满不在乎,总说都老夫老妻了,节日有什么好过的。礼物也再也不送了,即使是在节日也没有一个礼物。
小俪为此生气丈夫却埋怨她不讲道理,没事乱花精力和金钱。这时候的小俪才意识到,自己对面前的这个男人还不够了解。
慢慢的,两人晚上休息的时候丈夫也只顾着看自己手机,甚至生活中的快乐也不会和小俪分享了。小俪还注意到丈夫不知道总是在和谁聊天,边聊边笑,还总是防着她,不让她看手机。小俪因此有意见,两人又吵架了。
小俪终于明白,婚前的丈夫,处处细心体贴,不过是为了早一点将她娶回家,完成人生任务,实现父母传宗接代的任务,对她根本没有爱情。所以,婚后,才会原形毕露,判若两人。
时间继续推进,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最终以离婚收尾。
小俪从相亲结婚到离婚只用半年,告诉女人们:婚姻不能将就,为结婚而婚,终究委屈了自己。
一: 婚姻需要慎重,时间是最好的见证
小俪和丈夫是经过相亲认识的,两人从相识到相恋再到结婚只用了半年时间。由于年龄和父母双方的压力,小俪在短短半年时间就结婚了。半年的时间,能够实现对一个人的了解吗?
绝大多数人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了解彼此。小俪迫于种种因素的压力,不想再拖下去了,结婚后发现一切和自己想的都不一样。那个人不是她要等的人,不是那个可以和她共度余生的人。
结婚是人生的大事,绝对不能草率。父母会离开我们,孩子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家庭,只有自己的配偶才是那个陪伴自己最久的人,是一起搀扶着共度余生的人。结婚前一定要把彼此之间存在的问题解决,恐婚也不是毫无根据的恐婚,解决问题满怀信心地走进婚礼的礼堂,才是完美的婚姻。
二 :识别婚姻路上的错误选项,才能到达对的人身旁
小俪的相亲对象在追求的最初阶段也可以做到无微不至的关心,但是到婚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会再接她下班,不会和她一起做饭,分担家务。有很多男人可能婚前一个样,婚后到手了就变了。识别他是不是真的爱你,能否做到始终如一,才能确定他是不是那个对的人。
一定不要被他的花言巧语迷惑了,做出来的事情才是最真实最直观的。他是否愿意为了你舍弃一些自己重要的东西?他看着你的时候眼里有没有光?时间的沉淀下,一些错误的人会被揭穿,而真正的对的人,会经历住时间的考验,满怀欣喜的朝你奔来。这才是和你一起共度余生的人。
时间可以说明一切,可以帮我们找到那个陪伴我们后半生的人。我们可能会碰到很多错的人,但是如果我们认输了,随便选了一个人就决定将就这一生,那我们很可能就真的输了,我们应该满怀信心地等待那个真正属于我们的另一半,因为,我们相信,此刻的他也正在跨越人海向我们走来。
没有遇到合适的人,切莫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完成任务,将自己草率地嫁出去,委屈的终究是自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