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聊得热火朝天,轻松开启话题呢?他们即便身处于一个陌生环境,似乎也很快能融入其中,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人人都羡慕那些会聊天的角色,也都想成为群体中掌握谈话节奏的人。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学会进行“继续聊”的暗示。群体中正在发言的人,其说话方式、聊天内容往往掌控着接下来谈话的气氛和方向,有的人之所以成为“冷场王”“聊天终结者”,就是因为讲话的方式、内容出了问题。
他们让人觉得“你这话我没法接”。
所以,“继续聊”的暗示,其实就是从各个角度给人接话的机会,并且让人产生接话的欲望。当你的暗示恰好相反时,别人就会感觉你非常迫切地想终结谈话,自然不会如此不识趣地追着你聊天了。
隔壁办公室的小K就是个让人觉得“没法聊天”的人,不超过十句话的功夫就能让你哑然熄火,每一次聊天都短暂而“高效”。是不是小K不想跟我们聊天呢?好像也不是,每次她总是依依不舍似的,在你想说“再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挑起另一个话头。
就像逗猫一样,引发了你的好奇心,逗猫棒却又不动如山、高贵冷艳了起来,实在是折磨人。久而久之,小K在我的备注里多了一个微妙的外号—“尬聊专家”。
当我闲来无聊翻看与小K的聊天记录时,发现出现最频繁的对话竟然是这样的:
—“今天大家一起去××街吃陈李记,你去吗?”我开启了这样一个话题。
—“嗯。”
—“……那几点呢?”
—“哦,都行。”
—“那就11点半?”
—“嗯。”
此时,这场尴尬的聊天已经让我觉得过于一头热了,巴不得赶紧结束对话,说一句“好,那先拜拜”,可架不住小K及时地挑起了另一个话题。
—“对了,我把老板让做好的资料放到你桌子上了,有问题吗?”
—“没问题!”
—“嗯。”
您说,这话该怎么接下去?
不熟悉的人跟小K聊天,总觉得她冷淡而不近人情,语气里还带着点不满意与不耐烦,让人忍不住思考自己哪里得罪了她。一次,老板都直接说到了小K面前:“小K,我是不是哪里招你烦了?说个话态度怎么这么不好。”
这可把小K郁闷坏了:“我哪里态度不好了?”
聊天过程中,要避免小K的问题,避免谈话总是戛然而止、不欢而散,就要掌握一些暗示继续聊天的小技巧。如何将我们希望谈话继续的想法表现在语言上呢?很简单,一些小细节就能帮助我们达到目的。做到下面这几点,相信每个人都愿意与你聊天谈心了。
1.单独使用单音节语气词,有结束谈话的意思
“啊”“嗯”“哦”“呃”……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聊天、社交平台上习惯使用的词汇。当它脱口而出时,你很难发现单音节语气词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落在纸上就明显多了,它们都带有结束聊天的含义。
—“你喜欢这个颜色吗?”
—“嗯。”
这个回答是不是听起来有点冷淡?当你的这种回答出现频率较高时,就在传达给对方一个意思:“我想说的话说完了,结束聊天吧!”
但是,换成双音节语气词就会好很多,让人觉得你较为积极,愿意继续进行聊天。
—“那就约好9点见面了。”
—“嗯嗯。”
双音节语气词,相对而言更加活泼,在聊天时会让对方更加熨帖、容易接受。
2.想继续聊天,就要给别人留下接话的台阶
一个热切的聊天环境中,必然有一个人能引起话题,而且这个话题是大多数人都感兴趣、能接得上的。只有一个人可以侃侃而谈,这样的状态可不叫聊天,而是“演讲”,只有给多方参与者都创造聊的机会,才是一个优秀的谈话对象。
如果我们面对的聊天对象只有一个,就更要给别人留接话的机会。不要总围绕着对方提出的话题去说,自己在说话时也要有继续聊的暗示。
—“你喜欢看电影吗?”
—“喜欢。”
面对这样一个简单平凡的问题,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回答就是“就题论题”,别人问什么,自己就回答什么。但是,对方本想通过“电影”打开话题,而你只单纯回答问题,没有给对方接下去的机会,就给人一种“只有自己一头热”的感觉。
—“你喜欢看电影吗?”
—“喜欢。我最喜欢看文艺片,你呢?”
通过对自己情况的介绍,并再次提出一个新的话题,我们就给了别人接话的机会。而且这个回答留下了很大的讨论空间,双方可以就“喜欢什么类型、为什么喜欢”对看电影这个话题进行展开,说不定就获得一个知己呢!
相对来说,后者就比前者更会聊天。所以,给别人留下一个接话的台阶很重要,学会让聊天更轻松开展下去。
3.要持续聊天,讲话要有节奏感
有节奏感的谈话直接关系我们能聊多长时间。
跟一个说话语速过快的人聊天,你会觉得非常“赶”,不自觉有一种急迫感,稍微说一会儿就会觉得很累。而且,语速快的人往往总有步步紧逼的感觉,在你话音未落时就能接上下一句,这会让你的精神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又怎么能舒适地聊下去呢?
所以,很多人都排斥跟语速快的人聊天,另一点则是担心跟不上对方的思维和语速,给自己闹出笑话来。推己及人,我们也不应该用太快的语速跟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