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见面不打招呼,有话微信上说

前几天,好友阿来和我分享了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

某天她去上班的时候,在大厦电梯间遇到了隔壁部门的一个同事,两个人曾在一个项目组有过合作。

她想打个招呼,却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满脑子都是对方的微信昵称。

虽然之前在微信上有过交流,但此刻她只能尴尬地冲对方笑了笑。两人进了电梯,很有默契地都不出声——一个抬头盯着电梯的楼层数,另一个则扭头看广告屏。

电梯一开门,他们就像被解放一样,逃也似的跑回了办公室。

“其实,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也不妨碍你们闲聊几句啊。”

“不知道聊什么,我跟他根本不熟,太尴尬了,只恨不能发个表情包。”

其实,阿来并不内向。

但我发现真的有不少年轻人和她一样——一方面是微信聊天的好手,可另一方面,当他们在走廊、电梯、茶水间之类的地方遇到不太熟的人,根本不会打招呼,而是赶紧把目光躲开。

和不熟悉的人聊一些不重要事,这种行为在英语里有一个专门的词:small talk,翻译过来就是“微交谈”,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各种公开场合和陌生人闲聊。

也许有人觉得,不过就是几句寒暄,不说也没什么损失,有话在微信上沟通也是一样。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微交谈:如何提升和陌生人的社交力》里,作者戴愫通过“微交谈”,在短时间内和陌生人迅速熟络起来,从而给自己的生活一点不一样的可能性。

她是如何做到的?

微交谈的力量,非常大

当时,戴愫从美国的学校毕业后不久,还没找到工作。有一天,她走出公寓大楼,有一位中年男士为她拉住了门。

戴愫低头瞥见他拎着一个手工布包,就随口夸了一句:“Nice bag!”(很漂亮的包!)

这男士很开心,眉开眼笑地说:“Got it from China。” (我从中国买的。)

戴愫有点惊讶,故意用中文感谢了他绅士的拉门之举,“谢谢你”。

这男士居然回了一句:“mei wen ti。”

两个人就像对上了暗号,同时停下来,站在那里聊了起来。

在交谈中,这男士得知她刚毕业,正在找工作;而戴愫得知这位男士的公司正需要一位有中国背景的专业人士,帮忙启动一项和中国商家合作的大项目。

就这样,戴愫只是说了一句夸赞的话,就和陌生人开始了一次“微交谈”,前后花了不到10分钟,最后却找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后来戴愫如此评价这件事:“那一刻,我的人生被打开了一扇门。”

类似的事情还不止一次发生。

后来她从国外回到上海,接她的是一个上海本地司机。

这大叔看上去心情很好,笑容满面地帮她放行李、开门,还哼起了小曲。

换作一般人,特别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哪怕心里好奇司机为什么这么高兴,估计也不会问,而是沉默地玩手机、听音乐。

但戴愫直接就问了:“看您今天兴致很高,有啥开心事儿吗?”

司机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原来,他做律师的女儿今天回国,今天也正好是女儿的生日。

就这样,两人天南海北地聊了起来,聊亲情,聊上海的发展,聊海外生活,聊国内生活。

聊着聊着,戴愫提到,她刚回到国内,还没找到合适的地方住,这司机居然说:“我家有几套房子还挺不错的,要不你来看下?”

就这样,这位司机最后成了戴愫的房东,而且房租的性价比特别高。

后来,戴愫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

“重要信息都是在非正式渠道流通的,重要关系也是在非正式渠道结成的。”

很多人总爱说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并不是真的不想社交,而是他们低估了与人交往的作用。

人这一辈子,总是暗藏着几个关乎成功的关键时刻,但这些机会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要靠自己和周围人的主动攀谈,和他人建立连接,才能得到的。

你不去交流,不去攀谈,哪怕别人掌握了能够改变你命运的钥匙,你们也不会产生任何交集。

“微交谈”的作用,就是让你能用最小的付出,最大限度地产生和他人的连接,与他人共享信息和资源。

不少商业大佬,都是在饭局或者高尔夫球场敲定大部分的合作。

不少作家,在才思枯竭的时候,总爱去找人聊天,编剧教父罗伯特·麦基甚至建议年轻编剧“毕业头十年应该去开出租车”。

邓文迪能遇见默多克并成为他的妻子,首先是因为她能进入默多克的公司,并能接近默多克。

那她是怎么进入默多克的公司的?

当时邓文迪从美国飞往香港,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董事Bruce Churchill旁边,邓文迪抓住机会和他攀谈。

飞机还没到香港,邓文迪就拿到了默多克旗下的香港卫星电视公司总部实习生的工作。

可以说,每一次和别人的交谈,都蕴含着巨大的可能性,你所交流的陌生人,可能成为你以后的同事、朋友,甚至爱人。

在和他们的交流中,你或许能获得不少有用的信息,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新的机会。

毫不夸张地说,人生的每一次巨大转变,都有可能源自和他人的交谈。

学会微交谈,只需三步

既然和陌生人打交道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和他们进行“微交谈”?

或许有人会说:“我天生性格内向,怎么能和陌生人聊天呢?”

戴愫指出,“微交谈”并不来自个人天分,而是一项可以后天习得的技能,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再加以练习,不管你性格如何,同样能走出舒适区,和陌生人攀谈一番。

她介绍了推进微交谈的通用三步骤——“说,问,说。”

也就是面对陌生人的时候,先做一个陈述,然后问一个开放式问题,最后再陈述。

戴愫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在一次媒体举办的酒会上,她想和旁边的男士搭讪,但并没有直接开口。

她瞥见旁边的电视屏幕出现了特朗普的镜头,于是先做了一个陈述:“这位美国总统一直是年度争议人物啊。”

戴愫解释,之所以要用陈述话语开头,是让对方有所准备。

否则对方和你不熟悉,你一上来就连珠炮式地盘问,这和对待犯人没什么区别,对方只会很不适应,觉得你冒犯了他。

那位男士听戴愫这么说了一句,扭头看着她,或许是好奇这女士是不是在和他说话。

戴愫看对方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就趁机问了一句:“请教一下,中国媒体界的专业人士是怎么看待他的?”

这就是三个步骤中的第二步,问对方一个开放式问题。

问完了问题,对方可能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他会滔滔不绝地回答问题,这时候你只需要静静地倾听就好;

第二种可能是,他回应不多,那么你就要准备好退路,换一个话题,而退路就是用自我陈述结尾,这就是第三步“说”。

在当时,那位男士的反应是第二种,他回答得很简洁:“说实话,我对他也不太了解。”

于是,戴愫就用了一个自我陈述来接话:“我也没怎么研究过他,我只记得十年前见过我的美国老板和特朗普的一张合影,那时候他的发型比现在还有个性,当时我们都在开玩笑,幸亏没刮风啊。”

说完,戴愫和那位男士都哈哈大笑起来,两个人就这样攀谈起来,双方都聊得很开心。

这样的办法,能够运用在各个领域,只要你反复练习,就不怕和陌生人交往的时候没话可说了。

“说”——用一个陈述句开场。

“问”——提开放式问题,根据对方的反应,进入下一步。

“说”——对方回应简洁,再接一个自我陈述。

你参加活动,想和旁边的人搭话,可以说:“主办方找对地方了,这地方真漂亮。(陈述)你以前来过这里吗?(提问)”

你在水果店外排队,想和身后那个人聊天,可以先做陈述再提问:“北京的夏天好热,我眼睛都冒汗了。(陈述)你是北京人吗?(提问)”

至于对方如何回答,你需要说得多还是听得多,取决于当时的气氛、对方的脾性和投入程度。

对方不太想说,你可以多说一点,偶尔提问一下对方;对方滔滔不绝地说,你就保持倾听的态度即可。

总而言之,你不仅要懂得说什么,还要学会感受对方的态度和相处的氛围。

正如戴愫所说的:

“一个人的社交力,并不是指他的某种特质或者能力,也不是指他可以落落大方、语惊四座,而是指他和对方的互动关系。”

和陌生人打交道

先从第一句话开始

说到这里,或许你对“微交谈”有了一定了解,但可能还是会担心:要是我就是不敢和陌生人打交道,那该怎么办?

戴愫给出了一个关键策略:“先从第一句话开始。”

出小区大门遇到保安,就说一句话:“咱们小区后门的锁已经修好了,效率好高!”

上车坐定了,就和司机说一句话:“周一早上交通这么顺利,难得啊!”

在公司茶水间遇到不熟悉的同事,也就说一句话:“你和我一样,公司的早鸟。”

不要觉得一句话太渺小,它能带给你递增的进步。

每天和陌生人说一句话,慢慢就能拓宽舒适区,让你勇敢地和陌生人交流。

沉默和开口、端着和放松之间的距离,比我们想象中要短得多。

你只要鼓起勇气,一步就可以跨过去。

如果你想实现人生的弯道超车,那“微交谈”绝对是必须掌握的捷径,愿你能足够自信,和别人实现有意义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