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真是个让人怀念的时代。
有以为永远上不完的课,有偷偷传来传去的小纸条,有嫩得能掐出水的青葱少女,马尾一甩特别单纯,当然也有下课后躲在厕所抽烟的不良少女。
那会儿我喜欢班上一个姑娘,穿着可以说是很土了,头发也是那种很乱的自然卷,露出大额头,毫无美感可言,但是她的五官很端正。直到现在我都能想起来,她的眼睛很大,睫毛很长,粉粉的薄唇,一闭上眼睛就想让人亲上去。
她是那种典型的乖乖好学生,而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抽烟,逃课,打架,是那种跟她永远不会有什么交际的不良少年。
我以为初中的时间就会这样不紧不慢的过去,没想到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故。
()
她的父亲意外去世了,她的母亲带着她改嫁到一个富商家里流言像雪片一样,伴随着她拉直的长发,越来越时尚的穿搭而传得纷纷扬扬。
她变得更美了,如果说以前是羞涩的花苞,那么现在已然开始盛放了。
发育得初具规模的身体娇美而柔弱,酥胸挺拔,腰身纤细,小腿修长,在一件露脐装和热裤里完美的显现出来。
那天,教室里依旧是吵吵闹闹的声音,所有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几乎所有人的视线,都时不时地往她身上靠拢——这身装扮,对于当时保守闭塞的小镇来说,真的太前卫了。
青春期这个节点,要跑偏太容易了。
她的改变当然不止这一点,之后她的心便再也没有放在学习上,理所当然的混进了我们的圈子,变得很爱打扮,也学会了抽烟,甚至逃课跟我们去网吧打游戏。
她以坐火箭般的速度,从班上第五名跌到了第十六名,再跌到倒数第七名。班主任曾经也找她谈过话,但是她总是痛改前非的模样进去,再无所谓的模样出来。
真正让我觉得她彻底变了的一件事情是,有一次逃课翻墙的时候被抓住了,班主任让我们写检讨并且要当众念出来。
我们所有人上去都是语气沉重,真诚忏悔的样子。而她上去念的时候,竟然笑场了,还调皮的吐了下舌头,仿佛还是以前上去念范文的时候。
我看见班主任的脸都黑了。
从那以后,班主任再也没管过她。
()
她更加放任自流的跟我们瞎混,晚上跟几个女生,偷偷从女生宿舍跑出来,在宿舍楼下面的花坛里跟我们瞎扯淡,然后没多久就跟着一个男生溜走了。
没错,她谈恋爱了。
说实话,她的眼光真的不咋地,那个男生长得又不帅,个子也不高,才一米七,只是有点小聪明,属于那种不努力学习也能考班上前几名的,不像我们这些躺在坑底的咸鱼,天赋这个东西,真是羡慕不来的。
虽然她现在跟我们一起躺在了坑底,我们的距离更近了,但我并不想看到她变成咸鱼。可是我没有立场劝她,我跟她什么关系都不是。
后来终于跟她有了点关系,没想到却是以这种尴尬的方式——我有天晚上说梦话,一直在叫她的名字,据宿舍里那群二百五说,语气非常下流,我装傻的笑了笑,只是梦到亲了下她,没有那么不堪吧。
然后不知道哪个大嘴巴的传出去了,而且传得还挺离谱,我刚开始也不知道,直到她把我堵在教室门口,当众甩了我一巴掌。
那一巴掌甩得尤其响亮,她生气的时候眉头皱成一团,水亮的眼睛里愤怒又委屈,咬着牙骂我无耻。
我一脸懵逼,恰巧隔壁班的一个损友路过,对我笑得十分猥琐:勇士,听说每天你晚上都要对着xxx的照片撸个十几次
真·流言猛于虎,我怎么可能一晚上撸十几次不对,我根本没有她的照片啊!
()
虽然我平时总是一副二皮脸的样子,但毕竟也才十四岁的年纪,自尊心强烈,没有厚颜到当众被羞辱还能坦然的地步,所以那之后我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期间她又换了几个男朋友,在教室后面跟人家玩舌吻,惊呆了一群单纯而稚嫩的吃瓜群众。前面也说了,我们小镇民风传统,非常保守,那时候班里谈恋爱的都没几个,更何况这种光明正大亲吻的行为了。
她就这样惊世骇俗的活在我们的世界里,丝毫不顾及别人的眼光,很多女生既不屑,又羡慕。
后来有段时间她突然没来上课,班上开始有流言说她抢别人男朋友被打了,据说脑袋都打破了。所有人都一幅好奇八卦的心痒样,并且默认了流言的真实性,在她重新来校时偷看她头上是否有伤痕。
没有。
真让人失望,她依旧天不怕地不怕的嚣张着,像一朵盛放的野蔷薇。
初三下学期的时候,市里的艺校过来招生,很多自觉中考无望的人都去了,我们圈子里的几乎走得差不多了,也包括她。
我没有去,那段消沉的时间里为了逃避了别人的目光,我一心沉浸了在了学习里面,事实证明咸鱼努力一下是有可能翻身的,我从倒数爬到了班上前十,后来中考发挥超常,考上了县里的第二中学。
()
再次见到她的时候,我已经上高二了,在隔了学校三条街的洗发店里,我去剪头发,推开门看到她拿着手机,仰脸看着我。
她把头发剪短了,化了妆,打扮成熟,也许是见过了更多的美女,她看起来没有那么亮眼了。我正在尴尬要不要退出去的时候,她却很熟稔的跟我打招呼,领我进去。于是我像个提线木偶似的跟着她进去,她帮我洗了头发,我木讷的感受着她指尖的温度,心情复杂。
也简单的聊了几句,得知那个艺校根本不靠谱,还没满一年她就退学了,回到县里,进了理发店做学徒。
那也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我再去理发店的时候她已经不在了。
之后的消息都是从同学之间辗转得到的,她十八岁时嫁了人,男人是做木材生意的,隔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后来抛下男人跟两个孩子一个人去了广州,慢慢没了音信。
如今翻开写成故事来看,未免有些残酷,外人只看得到她曾经光彩照人如明月,都盼着看她跌落凡尘沦为笑柄,却忘记她失去至亲时也才十三四岁,年幼的心灵要遭遇怎样的磨砺,才能从青涩稚嫩,变成历经红尘。
只是,放任自我时走错的路,最后也有可能变成泥沼困住自己,用茨威格的话来说,就是: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只希望,她现在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