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中的两个原则性的问题:第一个是定位要明确、出师要有名;第二个叫公开发表声明、不要结果。
那么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定位明确、出师有名。
什么叫定位明确,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
我有一个学员大田,他通过朋友认识一个姑娘叫露露,挺好看的,人也挺和善,特别开朗,她是那种跟谁都能够聊到一块去的性格。
然后经过几次约会,大田就喜欢上了露露,开始给她各种发消息。一来二去两个人就聊熟了,之后大田没事就请露露吃个饭、看个电影什么的。
露露生日的时候,大田给露露送了精心挑选的礼物,平时出去玩也惦记着给露露带一些特产,总之就是各种关心体贴、呵护。
随着时间慢慢过去,大田觉得时机成熟,就和露露表白了。可露露却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说他俩只是朋友关系,大田听了特别难过。后来越想越不甘心,才通过朋友的介绍找到我帮他。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过程中露露是真的不知道大田喜欢他吗?不是的,露露肯定知道,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如果一个人喜欢你,你是会非常明确的感受到的。就像大田,他都已经非常主动的表现出来了,但是由于他刚开始没有明确的定位好,才给了露露装傻的机会。
所以说人都是有贪念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男人贪图女人的肉体,女人贪图男人对她的关心、温柔、体贴,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谁不喜欢礼物、谁不喜欢被照顾,谁不喜欢被重视呢?
在追求初期你的态度一定要明确,男人女人都一样。你不定位明确,对方就装傻,你怎么办?
所以说一定要为自己的付出定义理由,我为什么要请你吃饭、给你送礼物、对你好?那是因为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我才会甘愿做这些事情。特别是对于女人而言,你一定要知道这件事。
名不正则言不顺,做得越多反而越掉价,越不被重视,有些男人甚至会把女方往炮友方面引导,而女人则把男方当备胎。
你对他好你是想要和他谈恋爱,想甜蜜地在一起,而不是只知道默默的付出,然后看着你喜欢的人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对吧。
话讲到这边,我们要如何来定义自己的身份、定义自己付出?很简单,我们就要用到第二条,公开发表声明、不要结果。
什么叫公开发表声明,就是我在和你相识的开始我就告诉你,我是很喜欢你的,告诉你,我想要来追你,我想要做你的男朋友/女朋友,我甚至可以让身边的人都知道。
什么又叫不要结果呢?不要结果就是,我虽然说着各种各样喜欢你、爱你、要来追你、做你男朋友/女朋友的事,但是我后期并没有一个迫切的想让你做决定的这种态度。
有些人会认为这种方式是轻浮的、不靠谱的、不认真的态度。但如果你本身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具备足够的信心,你能够为别人带来生理及心理的愉悦度,或者是能够满足他人虚荣心,想都不用想对方就会被你吸引,就会对你感兴趣,怎么可能讨厌你。
而你只需要用合理的礼貌的、真诚的方式,去向对方表达喜欢、表达你对对方的尊重,表达你对对方的欣赏,对方如何会觉得你轻浮呢?
反而是很多漂亮姑娘在被追求过程中,就是因为从来不向对方表达欣赏、喜欢,所以导致对方觉得这个女人不可得,没有任何可以追求到的可能性,导致男生慢慢的就觉得难追,索性放弃。
现在,我们讲另一个点,永远要记得两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论,就是主观喜欢、客观否定。
怎么理解这两个看起来非常矛盾的词呢,看看下面关于我的高中同学小梦的故事后你就能理解了。
高中的某一天,我听到我们班男生嘻嘻哈哈围在一起讨论,说班里的小梦给体育委员写了一封情书。体育委员明显很无奈,可能他觉得自己长得还不错,但小梦长得不好看,导致体育委员当时就很反感。
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自从体育委员知道这件事情后,他却总是会在上课时偷偷看她,看她是不是在看自己,偷偷关注自己,或者去小梦的qq空间看她有没有发表什么跟他相关的。
也就是说虽然体育委员不喜欢小梦,但是当知道小梦喜欢他以后,这个男生就在她身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这个男生会非常关注和在意小梦还喜不喜欢他。十分享受这种被人喜欢的这种感觉,会有种隐隐约约的成就感。
听到这,我不知道你们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就是有个人很喜欢你,虽然你不喜欢她,但还是会关注她。
通过这个,我想告诉大家,人都会被喜欢自己的人吸引,人也是更愿意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
我们继续小梦的故事。小梦本身是一个没有多大吸引力的人,也就是因为长得不好看,所以不被体育委员喜欢,但是,因为体育委员知道小梦喜欢他,所以他的注意力就被小梦吸引了。这里小梦对体育委员的喜欢就是主观喜欢。
那假如说,小梦在后面的时间里变得有吸引力了、身材好、懂得打扮,那很有可能体育委员就会喜欢上她。
所以说,让喜欢的人知道你喜欢她,是可以吸引对方注意力的,是可以增加对方可得性的。
就如我前面讲的,人会更容易喜欢上喜欢自己的人,人也会更容易被喜欢自己的人吸引,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方法。
不过这种吸引力是动态的,需要你做出实际行动,而我前面讲的吸引方式是一个静态吸引力,你不需要去做什么换取对方的吸引力。
表达了喜欢以后,用客观否定让对方感觉不到压力。因为两性关系中的追求,一旦让她感觉到压力、被控制、自由被限制,对方就会对你有排斥,所以用客观否定的方式。
讲到这边,老师再跟大家讲另一个深入的知识点。
大家都可能知道,你会被一个人吸引,但是你并不知道你自己是如何深陷的。
比方说,公司里来了一个新同事,长得很帅气或者是很漂亮,你们两个不同部门,基本说不上什么话。刚开始你对这个新同事也没有什么想法,但某个项目需要你们有对接,你们开始有了一些联系,没事可能一起吃个饭、微信互动什么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就对他越来有好感,甚至不知不觉喜欢上他。
但项目忙完后,你们的联系就少了,可能发些工作外的消息,他或许回得慢,或许不回。这个时候你肯定就会疑惑,他对你到底是有意思还是没有意思呢?
像这种情况,你就是不知不觉陷进去的。
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男生并没有做什么事,但你就是陷进去了, 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都是会另一个人有预先设定好的行为规范,你会认为别人的行为是喜欢自己的行为。
就像上面我说的例子一样,你可能会觉得新同事主动加你微信、主动点赞朋友圈、主动约吃饭都是喜欢自己的表现。但是对方又没有主动暗示和表白,这又不像是喜欢自己。那你就会陷入了一个思维怪圈,会想他会不会喜欢他?是不是真的喜欢我?
所以说,被吸引以后又陷进去的人往往会觉得对方是喜欢自己的,但他又不确定,就会天天幻想、天天猜测,慢慢的就会深深陷入无法自拔。
这里我们来转换一下思维,如果说我们能够让我们的喜欢的人陷入这种思维怪圈,让他们总是猜想我们是不是喜欢他?你想一下,他们是不是也能越陷越深呢?然后无法自拔喜欢上自己呢?
也就是说,可以运用反向思维,把我们如何陷入一段感情的这个点抓出来,然后去用到我们下一段去追求别人的感情中。不过,这里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你自己一定要具备吸引力,否则就是做无用功。
那这里想要让对方陷入这个思维怪圈,要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用语言去表达喜欢,但用行为表达不喜欢。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一点跟撩这个性质很像,撩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用很多情话、或者眼神去和对方接触,制造暧昧。当他开始思考,你喜不喜欢他,却猜不出来时,你的目的就达到了。你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吊起他的胃口,引发他的遐想,但就是不付出行动追他。
这个点也是比较难学会的一点,现实生活中,大家都是反过来的,只会用行动去表明喜欢,但不知道表达。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的两个要点:
第一,追求的时候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首先定位要明确、出师要有名,其次做到公开声明、不要结果;
第二,两性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主观喜欢、客观否定,就是明确自己会深陷其中的原因,利用反向思维帮助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