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赢家》的口碑还不赖。
即使编导于淼能把8.5分的本子,改到5.8。
仍然有很多人在强调:
只要我看了,笑了,就是好喜剧。
我无法对这种主观的评判标准做评价。
但话又说回来,《大赢家》的确够好笑。
爱钻牛角尖的银行职员严谨(大鹏 饰),被安排扮成劫匪抢银行。
虽说男主角情商不咋高,人缘不咋地,但哥们轴啊。
你看他水枪击毙人民警察,纸枪撂倒武术冠军,面对特警小队的前后夹击,只用几根香蕉和鱼线就化险为夷。
整部电影最高光的时刻,大概就是腾格尔(男主父亲)举着喇叭对大鹏高唱《美丽的银行我的家》了。
《大赢家》讲的,大概是一个轴人通过“轴”化一群人,而让另一群人疯狂的故事。
这个点子并不是编导于淼原创的,追根溯源其实是1991年一部名为《遊びの時間は終らない》(<永不结束的游戏>)的日本电影。
因为资源太多冷门,又没找到中文字幕,我选择了07年的韩版翻拍。
这部名为《率性而活》的电影,其实话剧感非常强。
影片动用的视听语言并不多,几乎没有主观镜头,绝大多数情节都发生在固定且封闭的场景里。
在这部电影里,我们能发现与《大赢家》相同的挂牌,类似的警官人物,甚至是同样的俯卧撑梗。
虽说情节上有所借鉴,但《大赢家》还是做了不少本土化的修正。
比如,银行职员见丈母娘的设定;
男主妈妈现场相亲的段子;
单亲孙子与爷爷之间的隔阂;
当然还少不了国产电影,展示人物关系递进万年不变的火锅。
你要说这些修改,做的很细致,而且很接地气,这也没错。
但最重要的一点——
《大赢家》剧情的结尾,是男主通过演习事件重拾信心,故事的落点在个体。
而以上的所有修改,对于主人公前后的成长和蜕变,几乎都是毫无用处的。
回过头,我们再来看看《率性而活》。
影片中的男主角郑度满(郑在泳 饰),之前因调查市长贪污未果,被从侦察科下放成了巡警。
虽说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没能让一根筋的郑度满发生改变。
但这部电影想表达的重点并不在这。
影片一开始两个警员因草率行动被杀。
匆忙赶来的特警,又中计误杀了银行职员。
走后门奇袭的特警,因冒失行动惨烈“牺牲”。
警方对劫匪的要求不作为,又造成了多名人质死亡。
整个故事很黑色、很荒诞,它讽刺了好大喜功的官员、鲁莽行事的警官、照本宣科的谈判专家,以及所有人面对犯罪时的软弱和无能。
因此,看似被劫持的人质,没有直接帮助男主建立人物弧光,但他们实际的作用,是构建出了韩国社会的缩影。
我知道这里有人会问:
那《大赢家》里的改编为什么就不能是浓缩社会?
这部电影已经把故事的落点放在个体身上了,你拿出现的配角做背景,又有什么意义?
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大赢家》将原本这么完整的社会寓言“去其精华,取其糟粕”。
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大鹏跟柳岩在片尾和花絮中疯狂撒糖。
说好的“职业剧都在谈情说爱”,原来“黑色幽默片也能强扭成爱情片”。
陈佩斯曾说过:
“所有喜剧都有一个悲剧的内核。”
人之所以会发笑,其实是一种优越感的体现。
所谓优越感,就是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我对你不对。
不断地构建这种差势,即成为了笑点,这也是制作喜剧的原理。
那《大赢家》的差势在哪?
是男主角不受领导和同事待见,被家人冷落,无法像爱慕的对象表白。
再看前半段时,我们的确会被这种差势逗笑。
但影片的结尾是怎么展开的呢?
领导跟同事并不讨厌男主,家人是为他制造惊喜,女神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看起来完成和解、皆大欢喜,然而整部喜剧那个悲剧的内核,却也破灭了。
《率性而活》之所以被扒出来后,还能维持8.3的评分,是因为它没有抛弃悲剧的内核。
主人公死钻牛角尖,撞破南墙不回头,但他最后证明了警员们的草率和无能。
整个故事抛出的问题,带有明显的指向性。
然而《大赢家》把主角的身份从警员换成了银行职员,最终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原本故事的表达,已经被完全阉割了。
我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审查和规则,有些红线创作者自身很难逾越。
既然你已经默认原作的内核无法表达,又为什么费时费力的拿一具空壳,回来改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