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爱的艺术
老师,我想挽回他,因为我爱他。老师,我愿意为他付出所有,他为什么还要离我而去?我时常听到这样的话,每每听到,我不禁唏嘘感叹。这哪里是爱,而是被情绪所掌控,在情绪的旋涡里歇斯底里。那爱情,它究竟是有什么魅力,它为什么能让人类讨论千年,歌颂千年呢。而这付出,又该怎么付出呢。
爱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是你想起他,见到他,心里就能开出花一样,既让你安心又能让你绚烂。当你在一段感情里,已满是猜疑,满是相互攻击,那我们得好好想想,这段感情对于我们,是否是合适的,这样的感情,是否是我们所追求的。
爱情首先要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但我们通常把这个给,误解给放弃,做出牺牲,压制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承受痛苦去满足对方。我们容易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并认为自己是一个在爱情里伟大的角色。甚至容易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为对方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那我们给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我们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的生命的一部分给予别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献出生命,或者让自身痛苦,而是我们应该把我们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
我们应该同他人分享我们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那些在我们身上有着活跃生命力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是充满欢愉的,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感到自己是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欢愉,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老师,你说的好高大上啊,到底要怎么做呢?
很简单呀,你喜欢什么就聊什么,你爱做什么就邀请他一起做,你遇到好玩的事了便与他分享。你可能非常善于烹饪,那就做好看好吃的爱心便当给他,如果你擅长做手工,便做好看的小礼物给他。
当然啦,这一切也不能脑门一头热,也需要一些相处的技巧,免得让对方觉得你是骚扰。要记得,感情需要循序渐进,就算我们很喜欢一个人,也需要相识,做朋友,再做恋人,走进婚姻殿堂。但大抵不离一个中心思想,你在这个过程中,少有痛苦的时候,你去做这些的时候,你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