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平
插图|来源网络
01.
有位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说国庆假期她好心给单身多年的闺蜜介绍了一个对象,然而闺蜜在见完男生后,二话不说拉黑了她。
读者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给闺蜜打了个电话,也被拉黑了,无奈之下,她用了老公的电话打给闺蜜,电话是通了,不过读者也给闺蜜骂惨了,骂完后两个人果断决定:绝交!
8年的友谊说散就散!
讲真,现在的成年人别说恋爱难了,维持一段友情也挺难的,尤其是生活轨迹不一样的好朋友之间,因为见识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一致,曾经青春年少时许下“要做一辈子好朋友”的豪言也被啪啪打脸。
哪有一辈子的朋友,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来来去去的旅程。
02.
读者跟她闺蜜是大学校友,同级不同专业。读者大学学的是舞蹈,而闺蜜学的是计算机,要说她们俩的相遇也真的只能用缘分一词来形容。
读者是南方人,本姓林,名静安,而她闺蜜来自北方,姓范,也叫静安。当时有个男生喜欢读者,给她写了一封表白信,只写了年纪跟班级,所以被门卫室错送给了范静安,两个人就这么认识了,并且结下了不错的友谊。
毕业之后,他们都没有回老家,留在了读大学的城市,大概毕业两年后,读者和其中一个家境还不错的追求者结婚了,并且很快生下了一个女儿,而闺蜜呢兜兜转转,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另一半。
作为好闺蜜,读者当然替她着急,尤其是一晃毕业都十年了,大家也从妙龄少女变成了中年阿姨,所以但凡有单身的男性,读者都会热心给闺蜜介绍。
这一次的相亲对象是他老公同学的同学,具体的资料她也没了解,只听他老公同学说此男很不错,身高180,长得也清爽,重点是做得一手好菜。
读者觉得闺蜜在事业上太要强了,程序员嘛,加班已然成了家常便饭,正好找个顾家的互补一下,所以就直接扔给她一个电话号码,让她加了去见见。
她哪里知道这个在老公同学眼里还不错的男人是个身高180体重180的胖子,并且还没有稳定工作,别说养家了,养活自己都困难,30好几了一点危机感也没有,闺蜜听男生说了自己的条件后,立马就火了,觉得一定是读者故意看她笑话,一气之下删除了她。
而读者呢,也觉得很冤枉,一方面她确实没有审核好,才让闺蜜这么难堪,可另一方面她也觉得闺蜜的性格太直了,话说得太难听,一点不给面子,即便是她的错,可她本意是好的,要不是看在好朋友的份上,读者才不会这么积极给介绍呢。
要说“闺蜜”这个物种,真的很特别的存在。
好起来的时候,两个人一起手拉手去吃饭,上厕所,讨论喜欢的男人,可一旦翻脸,互删、对骂,老死不相往来的也多了去了。尤其现在很多人信奉“防火防盗防闺蜜”更是把闺蜜推上了很尴尬的位置。
03.
对于过来人来说,我其实特别能理解读者的“焦急”,在替闺蜜照对象这件事上,她扮演了她父母的角色,殊不知孩子在面对父母催婚时,其实是最反感的,一切他们自以为的“我是为你好”在被关注的人看来,不过就是仗着对你好的名义对自己好。
父母是这样,朋友是这样,爱人也是这样。
或许在读者看来,她觉得自己早早嫁人生子,已经完成了人生基本的任务,会下意识觉得那些还没有步入婚姻的女性有那么一丝“凄惨”,所以她极力想把自己放在“圣母”的位置上,指点、劝慰甚至肆意评论。
说到底,跟农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婆有什么区别?
任何时候,我们都该记住:别试图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这一生你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够了,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对某件事的看法也必然不会相同。
就像读者的闺蜜,她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工资足够养活自己,她是有条件挑剔或者说选择自己理想的生活的,在她这样的人看来,婚姻只是一种选择,却并不是人生的必选项,只有碰到真正对的人才愿意走进婚姻。
相对来说,这位读者的格局更小一些,因为早早结婚生子,日常都是围绕丈夫孩子转,她所看过的世界都是有限的,所以她会误以为所有人只有结婚才能真正幸福,才会乐此不彼给闺蜜介绍对象。
其实在她经过几次不成功的介绍后,她就应该明白:真正的匹配首先是精神上的,然后才是物质上的。没有钱的婚姻是受苦,没有爱的婚姻是受难。
这个道理,希望每一位朋友越早明白越好。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