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混迹夜场的女孩们,后来都怎么样了
最近知乎上有个这样的问题,那些混迹夜场的女孩们,后来都怎么样了。一堆答主在下面讲自己看到过的故事,或者抛出自己亲身经历。有多少女孩打着挣两年钱就收手的想法,从此踏入深渊,万劫不复。小编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莲花能出淤泥而不染是因为它本来就生长在淤泥里,从岸上跳下去的没有一个不脏的。”
今天,小编想就着这个问题,给大家推荐一部香港电影《性工作者十日谈》
90年代,随着社会转型和内地经贸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香港和大陆的往来日益频繁,除了经济和政治,香港的情色业也受到了大陆的冲击,无数大陆女南下,持着双程证在香港操起皮肉生意。她们用很低的价格出卖身体,破坏了市场,导致本地从业者夹缝里求生存。曾经辉煌一时歌舞升平的夜总会成了夕阳产业。
从电影海报里不难看出,当时的电影圈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朱茵女神摆出性感撩人的姿势,浓墨重彩的红红绿绿,充满着挑逗和情色味道。
片子的片名其实也很有意思,《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乔万尼·薄伽丘创作的长篇小说,是文艺复兴时期极具代表性的批判性作品。将“性工作者”和“十日谈”结合在一起确实有些不伦不类的味道。不过,看完电影,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叫“十日谈”?和薄伽丘一样,这也是一群男男女女十天的故事。
虽然有着这样的名字和这样的海报,还被贴上情色的标签来赚足噱头。其实全片并没有一点儿的裸露场面或激情戏,有的只是真实的男孩女孩们和他们有血有肉的人生。
片中我最喜欢两个女孩,第一个是“北姑“(是指内地到港做性工作的女子)happy。她算的上是所有小姐里面最勤快,最敬业,也最happy的一个了。当客人问起她问什么要叫“happy”这个名字的时候,她这样解释道“因为在小姐当中,我做的最快乐。我呢。。。。。。讲专业,讲卫生,讲礼貌,讲文明呀!我呢,很喜欢看书的,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弗洛伊德的书。。。。。。”
第二个最喜欢的是nana,白天是清纯学生妹跟小学就认识的男友谈着恋爱,晚上就变身烟熏酷女郎,作为小姐,她实在算不上专业,三天两头的不来上班,接客的时候也总是板着张脸,从来不笑,因此总是接到投诉。Jenny妈咪跟她讲道理的时候。她也只是酷酷的回了句“我卖身还不够贱啊?还要卖笑?”
她始终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性工作者的事实,她面临的困境更多的是无法面对自己,男朋友向她求婚,她开心的答应了。但男朋友接下来谈到的婚礼问题,却将她拉回现实“婚礼上遇到自己接过的客怎么办?为了保全自己在男友心中的美好形象,她必须要开始面对自己,毕竟,谎言是撑不起爱情的。她丢掉了手机,在看到姐姐因为吸毒沦落为三百块的站街女时,她清醒的意识到现实的处境。赚钱,必须要赚钱。
除了小姐,鸭子,和嫖客以外,整部片子还有个特殊的存在,性工作者权益保护协会的Elise。这样一个不属于这个圈子的圈外人,却一直在为了“性工作者”们的权益在努力。不同于其他同类型电影里会出现的,代表社会正派思想的“劝娼从良”。Elsie从头到尾都在强调“性工作者权益”这件事。可讽刺的是,她每次向小姐们“宣传”她的理念时,都会遭到小姐们的冷嘲热讽。“性工作者不是性工具。”“不要叫什么性工作者,还不如叫鸡好听一些。”
Happy在香港做了七年的小姐,终于可以上岸做家乡的副校长了。却被家家一泡尿毁了清白。家家的“包公”骗了家家的手表,包了happy,当时的家家还有可能患有梅毒的,而梅毒是可以通过尿液传染的。Happy被这泡尿气的崩溃大哭,道出了七年来的心酸。“谁做鸡做的有我这么意志坚强?
故事的最后,鸭子Jonny因为和赌船大亨的老婆有染被砍的鲜血淋漓,夜总会也终于支持不下去倒闭了,nana的姐姐在nana的强迫下开始戒赌。故事到这里就看似结束了,可是这些别无所长的小姐们,在离开了夜总会之后又能去往哪里呢?
也许我们在提到“小姐”这个词后依然是嗤之以鼻。诚然,靠出卖自己的身体赚钱实在是不齿。可是“平等的前提是有选择权”,如果她们能和我们一样,如果她们有选择,可以选择不出生在农村,没有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没有重病缠身的父亲,如果她们可以选择读书,可以选择自己的未来,谁会甘愿做一个“小姐”呢?说到底,我们所有人不都是在为了“生活”拼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