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在自己公众号上面做了一个调查活动,主题很刺眼:“你为什么出轨”。
一千多名粉丝留言,近500名是男粉丝。我整理了一下,如下:
A先生:我出轨不是因为欲望,更不是因为失控。我的出轨是有计划的。
我讨厌现在死气沉沉的生活状态,我们下班,各自吃饭,回到家,也不打招呼,她看电视,我玩游戏,到点上床睡觉,她向左,我向右,同床异梦,就是这样了吧。我决定出轨,去找点变动。
B先生: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男人下了班,都要在车里抽根烟再回去?
当时有个回答感动到我了:因为回到家,男人就是父亲,是丈夫,而在车里,男人只是他自己。
我和老婆结婚十多年,早没有了激情,如今又陷入到,因为一些细节就能吵起来的矛盾里。比如,我穿一件衣服,她觉得很丑,非要换她喜欢的。算了吧,回到家就是闷。
C先生:因为我加班到很晚,忘了她生日,凌晨三点回家,一块蛋糕扔在我脸上……我要挣钱啊,我是男人啊,女人就不能贴心一点吗?天天要宠成公主,宠成女儿。这日子,过不了。
朋友约了几个朋友,一起聊,聊婚姻,聊出轨,正大光明地聊。
“家暴吗?”他们摇头。
“三观不合吗?”他们摇头。
“重大利益出现偏差吗?”他们摇头。
“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味的?”
一位男士说:“从她嫌弃我觉得很好的一套西装,开始的。”
我突然想起婚姻心理学里的话:
“多数时候,压垮婚姻的,不是共同利益和观点出现了分歧。婚姻不是从面红耳赤中崩塌,是从一顿饭、一句晚安、一件衣服中开始变质。
无聊、不耐烦、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这些负面的感触,从细小的生活瞬间,潜滋暗长,最终主导了婚姻走向。”
有人说,婚姻的本质是职场,门当户对很重要。
我不反对,但从这场活动中,我突然发现,其实婚姻更深层次的本质,是秀场。作为丈夫或妻子,花点小心思,演好这个角色的一些细节,很重要。
好的婚姻,很多都是“演”出来的。
记者采访一对婚龄超过70岁的美国夫妻:“你们婚姻的保鲜剂是什么?”
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每天睡觉前说晚安。”
史密斯和蒂芙尼很早结婚,大概20出头就在一起了,现在史密斯和蒂芙尼年龄都超过100岁,重孙子都好几岁了。
虽然已经结婚70年的他们,每次出门,依然要手牵着手,穿同样颜色的衣服,每天晚上睡觉前,必说“晚安”。
这项约定从他们开始结婚时,就定下来。
“我们当时觉得,如果想让婚姻长久,一定要努力去坚持做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于是,我们想到了互道晚安。”
记者问:“如果吵架了怎么办?”
史密斯说:“每天都说,吵架无论多严重,都会互道晚安,如果实在不想说话,我会写在纸条上,放到她床头,或者,给她发短信。
有时候很生气,但我会说服我自己,没事,就假装一下。这是约定。”
蒂芙尼:“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感受到,他还爱着我,气就消了一大半,我会给他回复,然后悄悄给他倒杯牛奶放在他床头。”
婚姻心理学里说:“这可能在很多人看起来像是在演戏,但这其实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会每天提醒你:他是你的爱人,会陪你走过一辈子。”
长久而幸福的婚姻,都会落到细碎的烟火里,落到日常琐事里。这些琐事,构成了婚姻不稳定的因素,一样是婚姻生活的零星烟火。
很多时候,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不是特别大的角色,而是个小人物。
即使你做不到十全十美,但一定要演好这个小人物,例如坚持道晚安,即使不想,也要信守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