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因为世俗的原因两个人没能在一起,但是他们的爱情却成为了永恒。分开时,林徽因以一首《那一晚》作别这段感情,其中包含的感情良多,快来品品吧!
《那一晚》可以说是林徽因对一段隐秘情感的真实、细腻的回溯,也是她不多的诗作中艺术质量上乘的作品,尽管有人指责其沉湎于个人情感的小天地,但不可否认,这使其卷入了另一组家庭旋涡的情感表现得极其真切、崇高,在其后来的诗作中,鲜有超出此诗的艺术圆熟的动人作品出现。
全诗分三节,第一段先扬,柔缓舒放,像小夜曲,讲述两人深爱但理智地“分定方向”,只是因为“迷惘的星夜封锁起重愁”;第二段再抑,沉郁迷离,是狂想曲,深情回忆“那一晚的天”,“星光、眼泪、白茫茫的江边!”;第三段又见阳光,宛如轻快的行板,声、光、影、形幻化闪回、游移恍惚的奏鸣曲,希望“跨上带羽翼的箭,望着你花园里射一个满弦”,知道这是梦想,但依然企盼相守,能够“私闯入当年的边境”,“静候着你的赞赏”。
和很多少女在孤独中对爱情的期待一样,林徽因也是一个渴望有人爱的女子。其童年家庭的境遇也常使她困惑和感伤以至于影响到她后来的性格,这也是她后来不断追求性格上的独立和自由的原因。而后留学英国和游历欧洲使她感受到更多西方文明的熏陶,因此对纯真爱情的渴望便反映在其早期唯美主义的诗作中。
这首诗一发表,徐志摩很快以《你去》一诗给予回应:“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叫尘土扬起/我要认清你远去的身影/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不断地提醒你有我在这里/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目送你远去”。这份感伤动人、含蓄的情谊在其唱和的诗作中得到了真切流露。
人们非常惋惜徐志摩的那段包办婚姻,甚至臆想徐林二人在康桥相遇时都未婚如何,我想既便如此林也会选择梁思成的。往事不提也罢,且慢慢受用这一缕暗香好了。
《那一晚》这一诗篇在后人的研究中并没有为后人所重视,在林徽因留下的作品中确实也没有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我却偏偏独爱这一首诗,爱那个时候林徽因的无奈,爱她的决绝,爱她的笃定,亦爱她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