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对两性关系越不了解的人,越认为两性关系依靠的是不断的追求,男追女,或者女追男。实际上不是的,两性关系所依靠的只有一个——互相吸引。
而忽略这一点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管开始多少段关系,能走到最后的基本上寥寥无几,就算是有也逃不过闹的彼此伤痕累累。
最典型的便是,被分手时,对方制造出许多小毛病,比如,抽烟,喝酒,不成熟。然后以这些小毛病作为分手理由,他们听了之后便深信不疑。认为就是这些小毛病造就了关系的破灭,从而不断的在这些小毛病上浪费时间,去做修正,认为把这些小毛病改了对方便会重回怀抱。事实是,这些小毛病改好了对方仍旧不会回头,甚至还会加一句“傻子。”
因原因在于没有找到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说起来也简单,答案只有一个——疲倦。这段关系让对方感到疲倦,准确的说应该是双方都感到了疲倦,只不过先提出分手的那一方比较清醒一些,知道这样的关系维持不下去,不如趁早止损,至于另一方不明白,或者说明白但不愿意面对,累但仍旧乐此不疲。
关于造成疲倦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光环效应消退,相处模式不对等,沟通不顺畅,矛盾累积。
光环效应消退——
我们人是地球上最会伪装的生物,特别是在爱情里面。在最初的阶段,不管是追求者,还是被追求者,展示给对方的都是彼此最好的一面,甚至很多不是,也要强行装出来。
几个常见的装,没钱装有钱,懒装勤快,颓废装上进,暴躁装斯文等等。再加上对对方的不了解,大概率信以为真,并把对方奉为男神/女神。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我们人也是最不喜欢装的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紧惕性下降,也不再愿意去装,本性自然而然就出来了。这时的对方会慢慢的发现,原来对方也不过如此,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除了性别不同,其他的都一样。
这是第一次疲倦。
相处模式不对等——
我们人需要分工合作,所以会有家人,会有朋友,会有夫妻。不过有一个事实怎么也无法改变,我们都是一个一个个体。每个个体都不一样,如雪花没有两片相同。
因此我们会有自己的一套生活习惯,甚至还认为别人和自己是一样的,自己是什么样,别人也应该是什么样。比如别人吃西瓜不吐籽,我们吐,别人怕热,我们不怕热,别人吃辣,我们吃清淡在我们看来就难以理解。
当一对情侣开始相处,便避免不了在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什么的,这时有一个喜欢吃干一点的,一个喜欢吃水多一点的,一个喜欢看泪水戏,一个喜欢看武打片,哪个也不愿意妥协哪个,时间一久就累。
这是第二次疲倦。
沟通不顺畅——
我们全球70多亿人口,除去一部分特殊群体,基本上每个人都会说话。但会说话不代表会沟通。所谓沟通就是把意见不统一的事件变为统一,或者最次折中。不过在情侣身上我们往往看到的都是相反的,一对情侣可以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各说各话,结果互相不理解对方意思,而大打出手。
这是第三次疲倦。
矛盾累积——
光环效应消失,相处模式不对等,沟通不顺畅这些都还在尚可原谅范围之内。至于矛盾累积便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集前面三个问题之总和。
或许是我们太过于自信,仗着对方喜欢自己,在很多时间里对对方总是视而不见。比如对方一次生气哄,第二次生气哄,第三,四次生气就不哄了,以为和前面两次没有区别。
但对于对方来讲,给对方最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她/他没有那么爱自己了,爱变了。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这段感情,得到的答案是悲伤多余快乐,分手是最好的选择。
这是最后一次疲倦。
总结下来,面对失去的爱情和曾经的那个人时,可以痛苦,可以堕落,不过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当我们处在痛苦与堕落的时间里,我们想的不应该是挽回,而是去想实际问题所在。
最忌讳的莫过于一边痛苦一边堕落,一边去做挽回,这样的挽回是没有灵魂和意义的,也不会成功。
关于如何去想实际的问题,意在为思考明白这些问题之后,该怎么去解决,日后该怎么相处,是否愿意在不委屈自己的情况下去包容,去妥协。给对方不一样的感觉,继续相处下去不再会有疲倦感,继续产生互相吸引,反之依旧是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