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挽回的鸡汤和隔靴搔痒,说就说透彻。有点长,但绝对是篇挽回的干货,不多看几遍都是你的损失,如果你连读完的耐心都没有,那就别奢望去挽回了,因为挽回的第一要素就是耐心,有耐心的人挽回成功可能性往往更大。
第一步:调整心态,心态是挽回的重中之重,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你肯定会不断犯错。
挽回不要逼着自己放弃;挽回不要过度自责;挽回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你要积极自信
第二步:避免犯错,很多人挽回失败不是因为做的少,而是做错的太多。
是什么毁了你的挽回?自我合理化!挽回要克服人性的弱点,七大人性弱点;
第三步:找到分手原因。
在一起的负面积累于了正面感受;为什么你会被分手?危险的毁灭性人格特质;
第四步:知己知彼,了解对方分手之后的心路历程和性格特点。
分手后男生的心理历程,会怀念女生么;利用性格特点来挽回;
第五步:合适的挽回策略
深刻独创反撇策略;高位挽回,挽回中要重塑「对位关系」;分手复合,当心分手挽回中的假性复合;
第六步:看看别人怎么挽回,真实案例
挽回是自己与人性的战役;
下面,和刻哥开始挽回之旅,内容有点多,你做好耐心的准备了么?
第一步:调整心态,心态是挽回的重中之重,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你肯定会不断犯错。
—— 挽回不要逼着自己放弃
挽回中,除了极个别遇见渣男的情况,我确实很少劝人放弃,因为:
第一、作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起码的一个原则和职业准则就是你不能替代求助者做决定,特别是放弃一段感情,这就好像医生让一位病人放弃治疗一样残忍和无情,试想一个重病患者如果听见医生让他放弃治疗,他是什么感受呢?
第二、不仅仅是咨询师,其实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去让一个人放弃一个他真正喜欢的人,因为你不是他,这个世界真的也没有完全的感同身受,因为劝你放弃的人并不了解你对自己喜欢的人的那份爱的程度,也不清楚你们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第三、劝人放弃是无效的,甚至你劝你自己放弃都是无效的。
这一点很重要,也是我今天着重想讲的,我需要大家知道我们为什么没法靠意志去忘记一个人,为什么努力了很久也没有真的走出来。
我希望你更清楚自己的情绪的由来,做情绪的主导者。
下面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很简单的一个要求:别去想一只白色的毛茸茸的小熊。
怎么样?你想了么?真的做到没想么?
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这就是非常有名的“白熊效应”。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在我们明确的不想去想它的时候这只中性色彩的白熊还是会闯入到我们的思维中去呢?原因就是我们在试图压制它,当我们试图压制一个想法的时候,我们就得监视它,而在这个监视过程中,我们不想想的东西却又反复会被我们想起。
结果就是不断你没有真的做到不去想它,相反,每一次的压制都是一次强化的过程,你会更加的对它印象深刻更多的想起。
同时这种强迫的抑制策略,会让后抑制时期被抑制的想法更多的出现。
就是当你努力的暂时的强迫自己不去想一只小白熊之后,一旦你稍微松懈下来,这个小白熊的图像会更多的出现在你的脑海里。
这就是心理学的“反弹效应”:
反弹效应也叫后抑制反弹效应,是一种心理效应。有时会觉得思维与我们自身好像不是一个整体的。明明想睡觉,但思维却清醒着,不停地回忆童年的往情。对这种无论是相对轻微或者致命严重的心理角力,人们的典型反应是努力去忘记,将它推回我们思想的“背面”,或者将其代表的主题改头换面。在过去二十年的心理学研究发现,违背我们直觉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方式不仅是错误的做法,而且会使得事情变得更糟糕。
所以,和刻哥一起读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找到了一些问题的答案:你为什么没法强迫自己去放下一个人。
因为当你努力的强迫自己去放下一个人和一段感情的时候,你就会想强迫自己不去想一只白熊一样,你再不断强化这件事的记忆同时压抑对对方的想念和挽回的想法会导致后面的想念和想法更猛烈的出现和反弹。
当然了,自己都没法强迫自己去放下,那别人的劝你放下,更是没用了,对吧。
所以,如果你此刻深陷情感的牢笼,比如喜欢一个人却得不到,比如失恋了却忘不掉,那么,别再去挣扎了,别再去强迫自己去忘记和放下他了,因为这是不科学的,也自然是无效的。
强迫自己去放下和忘记,只可能带给你两个结果:
1. 暂时压制,就好像白熊实验一样,后面只会更多的反复。有过强迫自己放下的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哪怕你这一段多么努力的忘记,即使暂时取得一些效果,但后面都会再次更严重的反复。或者,由意识转为潜意识,这件事慢慢的隐藏在你的内心,变成了一根刺,就好像很多疾病由急性慢慢转为慢性,并不是一个好事情,比如会影响你之后的感情生活和择偶观,很多被失恋折磨的人之后再次面对爱情时候都出现过一些心理问题,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2. 因为强迫放下,行动不积极,不以目标为导向,错过机会。那些反复强迫自己放下,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和自我做斗争,每天一部分时间用在回忆,一部分时间用来劝慰自己放下,每天都在纠结,现实的行动力减弱,导致可能机会来临,也没法把握。
所以,很幸运的你读到了刻哥的这篇文章,如果你此刻或者你身边的朋友正在饱受情感的困扰,千万别劝自己和人家放弃,那是外行人的行为,只有不懂得人性的人和半吊子咨询师才会劝求放下,因为这样只会加深自己或者求助者的痛苦。同时,如果有人劝你放弃,那么告诉自己,他根本不懂人性,听听就好了。
如果此刻的你的感情不那么顺利,比如被喜欢的人拒绝了,比如被爱的人分手了,或者婚姻出现了危机,我建议都别急着逼自己放下,别那么着急,因为强迫自己压抑内心的想法只会让事情和你都更糟糕。
试着告诉自己,再糟糕还能坏到哪里去呢?对方也没死掉,不如努力再试试。
感情遇见问题,不应该是逼着自己放弃,而是要遵从你的内心。
有的时候,不放下恰恰是你真正可以放下的开始。
—— 挽回不要过度自责
想去挽回前任的人,在挽回前任的过程中都容易有一个心理状态:自责。
他和你分手了,可被他分手后的你,是不是很难做到恨他,相反,你可能会开始不断的自责、遗憾、恨自己没有珍惜好他,恨自己过去对他不够好,明明是他抛弃了你,而你却感觉对他充满了亏欠,觉得都是是自己的原因和问题才搞砸了这段感情?
从我对挽回前任的研究和经验上来看,多数想要挽回前任和复合的人的思维模式都是内归因模式的(归因理论在下面会讲解),就是面对被分手,更容易觉得分手是自己的错误和问题:“我没做好,所以才导致分手的”。而那些外归因思维模式的人,往往会觉得只要分手都是对方的错,自然也很少想要挽回前任的。
所以,没错,对于想挽回的朋友来说:我们被分手之后,绝大多数想要挽回的人缺乏的其实都不是反省、反思和自我惩罚,因为其实你的天性人格,本身就已经决定了你是一个并不缺乏反思的人,你的反思和痛苦其实已经足够足够多了,你不需要借此再来逼迫自己努力的反思和自我惩罚了。
我们缺乏的不是自责和惩罚,相反很多失恋的朋友是犯了过度分析的错误,导致了自己更加的内疚、遗憾、懊悔和痛苦。
而这份痛苦的负面情绪,其实并不会增加你挽回的可能性,相反会让你变的更加糟糕,情绪更加不稳定,每天会花费大量时间在自我折磨和自我开解上,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然后一天其实什么现实的有意义的行动也没做。
说到这里,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分手之后,什么也不愿意做,只愿意回忆过去,然后恨自己,后悔自己没做好失去他,然后痛苦的不行,然后去网上找朋友找安慰,之后好一点,然后没多久又开始回忆,恶性循环。
于是,很多挽回的机会,正是在你不断的自我分析和痛苦中,在你每天沉浸在自责和后悔之中,慢慢的流逝掉了。
所以,我常常说,分手后挽回的大忌就是过度自责。
被分手之后往往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心态,一种是怨恨对方,觉得对方离开自己对方就是渣男,就是恶人。一种是像上面说的自己一肩扛起,觉得分手都是自己的原因。
这两种不同的思维其实涉及到心理学的不同归因模式,「内归因」和「外归因」。偏向于内归因的人会把事情的失败归结为自己主动的因素,而具有外归因思维倾向的人倾向于把事情的失败归结于外部原因,比如他人、环境、运气等等。
归因理论:
归因思想最早由美籍德国心理学家F. 海德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50年代末至70年代曾构成社会心理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单纯从归因的模式来说,内归因的人往往更倾向于自己反思,是积极的归因模式,因为会更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自身找原因,当然就有利于成长和进步。而外归因则更倾向于一种逃避、掩饰、消极的不成熟的模式。
所以,如果分手之后,你能不仅仅是一味的指责对方,骂对方,而是开始适当的反思和总结自己的不足和在这段关系中的缺点,其实是积极的,是对你的成长有利的,当然对于挽回来说也是有利的。
但是很多拥有内归因倾向的求助者,很多时候走了极端,陷入到了自责、懊悔中无法自拔,开始了过度检讨。这是很危险,而且是错误的。因为适当的检讨的的确确是必要的,能让我们在今后的挽回和新感情中避免犯错,但过度的自责,往往会摧毁我们的情绪和身体。
心理学对负面的情绪做过研究,其中「所有负面情绪中,自责是程度最深,对我们伤害最严重的负面情绪」。
当我们被负面情绪严重侵犯的时候,其实坦白说,你如果想复合或者迎接新感情就很难了,因为强烈的负面情绪会让你整个人看起来越来越糟糕,你变的无心工作,无心生活,无心经营自己了,自然一些本来应该有所转机的机会,也在你的自责中悄悄溜走。
如果你此时刚刚分手不久,或者准备挽回,当你看过这篇文章后,我希望你能重新审视下当下你的状态,是不是掉进了过度自责的陷阱里了。
下面,刻哥的几条问答, 希望在你自责懊悔的时候可以帮你对抗一下你的糟糕情绪:
分手都是我的错么?似乎未必吧,想想你们刚认识的时候,你应该也是现在的你,你也有这些问题的,可他依然是喜欢你、追求你、愿意和你在一起的,可见分手时候他提到的一些分手原因可能也是借口吧。我不够好就一定要离开么?没人是完美的,两个人在一起应该有起码的责任感,如果觉得稍微不够满意,或者有更好的出现就要离开,说明对方也是有问题吧。如果是这样,那以后生活中遇见更多变故,他不是随时都要离开你么?那些恩爱的情侣夫妻,双方就都没问题么?自责有用么?现在其实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呢,他还没死,他也没结婚,你还有翻盘的可能的。现在如果一直让自己自责懊悔,可能会错过很多机会,让明天继续后悔今天错过的机会,所以与其自责不如好好想想策略,把握当下,努力挽回他,之后再好好弥补他。我当时为什么不那么做?如果我当初那么做那么说是不是就不会分手了?也许是的,但其实即使你几句话几件事当时做好了,长期来看因为你自己还是有很多道理没懂,你们的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实结果很可能还是一样会分手,只是早一点和晚一点罢了。那我觉得早一点分手要好过迟一些,因为等到结婚在离婚更糟糕,而早一点发现问题就可以早一点解决问题,也可以借此机会都让双方成长,彼此双方可能都反而会因为这次分手更加懂得珍惜对方,再重新走到一起也许将来的感情反而会更加稳固和幸福呢。我当时不应该那么快和他在一起,我应该这样或者那样也许感情会更好。我们每一时刻只能根据当时的想法来做决定。所以不论你曾经的决定现在看起来多么糟糕,但其实都是你当时认为最合理和有利于你的,就好像现在很多人说早点买房子就发家了,早点入股马云就发财了一样,都只是后知后觉。所以,你要学会理解当初的你,那个时候,那个条件下的你,就应该做出那样的行为和决策,这就是真实的你。所以,没什么好后悔和抱怨的,与其后悔过去,不如想想接下来怎么办?不要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又后悔今天的不作为和错失机会,让自己永远的活在对过去的懊悔中。我被他欺骗了,很恨自己当时没早一点发现有句话很好,谁没爱过几个渣男呢?被骗也好,别的也罢,至少也是一段经历,自己也有过开心的时候,也足够了。同时,可以借助这次的经历,让自己成长,以后的恋爱就会避免类似被骗事件的发生了,也是一种收获。
说到这里,我列举了一些自我开解的以对抗被分手失恋时候的负面情绪的自我内省对话方式,朋友们可以当面对自责的情绪的时候反复想起这些话。
那么,如果你还想挽回,或者你打算走出来,其实你现在都应该和你的自责情绪以及其他的负面情绪做一个较量了,因为,自责只会让你更糟糕,距离挽回他自然也越来越远。
另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哪怕在一起的时候,你确实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那么,当他狠心抛弃你离开你的时候,你都不再亏欠他了。
想想看,现在人家抛弃了你,可能正在开心,你干嘛在这里苦苦自责自我消耗呢?想想看怎么挽回才是真的,也只有心态调整好, 自己不在深陷自责的怪圈里,才有可能绝地反击,挽回前任挽回爱情!
—— 挽回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点,你要积极自信!
过往咨询的上万挽回咨询案例中,我一直在努力尝试发现一些规律、经验、甚至一些蛛丝马迹,到底挽回和处理情感危机成功和失败的关键是什么?
庆幸,我想我找到了一个影响挽回成败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也许这个因素并不能百分百保证让你挽回成功,但它绝对是处理情感危机问题很重要的一个点,会大大帮助你加强成功几率,或者说让你能更好的处理好情感危机。
拥有足够的相信挽回可以成功的自信心
信心是大脑中的主要催化剂,当信心和意念结合时,潜意识会立刻接受到结合的震波,并且把它转化为精神等价物,然后产生无穷的智慧。
在所有主要的积极的情感中,信心、爱和性的力量最为强大。三者融合时,就能给意念以特殊的力量,使他立刻到达潜意识,并在那里转为为同等的精神力量。
没错,是信心,多数挽的回时候,我确实希望鼓励大家,这绝无是欺骗大家,即使你的情况确实糟糕,只是我知道应该怎么做才会让事情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因为当一个人拥有信心的时时候,他可以更好的控制情绪,可以不避免被负面情绪缠绕,会勇敢的面对过去的失败,会客观冷静的看清问题,会有强大的执行力,更会听的进去正确的建议…所以挽回也不在话下
求情挽回、姿态卑微、第三者挑衅的问题都体现了感情中的杜根定律。
所谓的杜根定律是由杜根提出的,他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 强者未必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换句话说,你若仅仅接受最好的,你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是最好的,只要你有自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杜根定律”定律含义:强者不一定是胜利者,但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
自信并勤于实践,让你永远手握坐票。
举个例子一个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自信,假如这个人是自卑的,那自卑就会扼杀他的聪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降低他的行动力。
挽回也是这样,当一个人面对爱人的离开,失去信心,一次次告诉自己完蛋了,没希望了的时候,基本她其实真的就希望渺茫了,因为接下来,她会因为自己的糟糕至极的想法,会开始破罐子破摔的一系列错误的行为:
1、比如不断的找对方见面;2、尝试和对方聊天;3、试图诋毁对方;4、找朋友去劝说;5、甚至有的时候,即使难得的挽回机会出现,因为自卑和不自信可以挽回,往往也会错过;6、由于意志力涣散,已经没有信心,自然不会理性的客观的布局挽回的策略,乱搞一通;7、没有信心,没法保持行动力,很多事情想了,但不去做,每天的时间都用来处理自己的痛苦情绪上。
结果自然,越来越糟糕,距离挽回越来越远了。
如果此刻的你,正在被迷茫,绝望困惑着,不妨告诉自己
即使机会很小,那也就是说并不是零,你要拥有挽回的信心。
所以,刻哥绝不是一个会出于安慰大家,而说假话的人,当我说出「只要他还活着,你自己还喜欢他,就有机会复合」的时候,我不是随便说说,而是认真的,经过我无数大量案例为辅证,和自己反复推敲的理论而得出的。
因为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在你感觉到没有机会的时候,其实后面都还有大量的机会;当你准备放弃的时候,后面都很可能发生转机而复合;
他还没死,就在这个地球上,甚至很多人的情况是对方都没结婚呢,怕什么绝望呢?
甚至他结婚了,只要你愿意并且不介意,如果刨除道德的考虑,你都有机会让他为了你而离婚(当前社会的婚姻稳定度其实很差)。
针对这位求助者的问题,男生什么表现证明你还有挽回的机会,我要说的是其实他现在什么表现都根本不重要,因为那些后面男生主动跪舔求复合的例子也是一样,男生在分手以及分手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表现过绝情、狠心的不得了。
如果一定要我给你一个我认为的答案,那就是,分手后他还活着,就证明你一定还有机会。
第二步:避免犯错,很多人挽回失败不是因为做的少,而是做错的太多。
挽回前任的方法很多,但前提一定是别做错事,从大量的挽回案例,特别是挽回成功的案例来看,挽回成功不是取决于你做对了多少,更多的是你在挽回中做错的很少。
—— 是什么毁了你的挽回?自我合理化!
挽回中的雷区很多,包括不能关注自己犯贱,包括低位的讨好,包括不断的纠缠,包括甘心当备胎等等,今天我不准备去谈这些具体的错误和相应的解决办法,而是要告诉大家,为什么你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犯错,甚至是明知故犯。
你不断的犯错,一步步将复合的局面越弄越糟糕,很大的原因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克服不了人的天性和弱点 —— 「自我合理化」
合理化思维模式
其实是人的心理自我防御机制的一种,而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防御机制这一概念由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人们在面对挫折和焦虑时启动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主要通过对现实的歪曲来维持心理平衡。
自我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压抑、投射、否认、合理化、退行、固着、升华、置换、抵消、反向形成、认同等等。
合理化其实不难理解,是指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在实行动机的过程中有矛盾心理的时候,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
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和真实的动机。
下面先看一个心理学的实验
几名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结果在赌马者身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赌马者一旦下了赌注,他们立刻对自己所买的那匹马的信心大增。其实这批马获胜的概率一点也没有改变,马还是原来那匹马,赛道还是原来那条赛道,赛场还是原来那个赛场。但在这些赌马者的眼中,一旦下了赌注之后,这批马获胜的希望就大大地提高了。
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要与我们过去的所作所为保持一致的愿望。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在这种压力之下,他们只能说服自己他们所做出的选择是正确的,而且毫无疑问,他们对此的感觉相当地好,这就是「自我合理化」的产生。
挽回中的很多错误的发生正是源于这样的心理弱点,我们想去复合、我们想做点什么、我们很不安很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会为了获得安全感去不自觉的产生要去接近和联系前男友的想法,甚至包括祈求和纠缠。
然后,就像这个赌马实验中描述的一样,一旦我们有了某种决定和倾向(联系、接近前男友),我们就会掉进不断“自我合理化”的陷阱。
我们为了说服自己可以安心的联系对方和对方保持更多联系,我们会通过类似下面的自我暗示来合理化自己联系对方的行为:
1、如果我不联系他,他可能就真的放下了,所以,我要联系他。(深刻注:你联系他,他就不会放下了么?)
2、我应该去联系,因为虽然分手了,我们还是朋友。(深刻注:扪心自问,你真的只是当他是朋友么?你想挽回,你们都是知道的。)
3、我不能对他态度不好,因为我得有礼貌。(深刻注:对一个抛弃并且伤害的人过分讲礼貌,那叫没有原则)
4、我可以和他多聊天,因为我没提感情。(深刻注:总是看见这句话,谁说的不提感情就可以随便聊天的?)
5、网上看了很多文章,有的就是建议分手之后要保持联系,并且应该主动。(深刻注:网上很多写文章的人,和大家一样,自己做错了,但出于自我合理化的心理,他会努力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的行为是对的,比如写文字教别人。)
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自我合理化的行为,甚至很多找我咨询过,当时已经很开心的表示自己已经完全知道下面怎么做了,然后也可能去犯错。
但是,很多时候呢,人在挽回的时候又往往是沉浸在很负面的情绪之中,比如焦虑、绝望、痛苦、自责、抑郁、极度没有安全感、强烈的需求感等等,那么这个时候,由于这些负面情绪的困扰,很大时候挽回的人已经失去了一个理性的判断的能力,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往往已经成为情绪的奴隶,负面情绪的奴隶了—— 被情绪牵动着走。
高情商的人,是能够认识人性的弱点和自己性格上的缺陷,然后在情绪到来时,还能保持冷静。
在挽回中,一定要注意识别自己的合理化思维模式。多问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就会帮你更好的找出来合理化思维:
你的行动真的是以目标为导向,还是以情绪为导向?你确实清楚你这样做的风险和要付出的代价么?你的行动你有十足的把握么?你的分析真的是客观的还是加入了侥幸心理呢?你扪心自问,觉得这样做真的是对的么?
你的所有挽回行动,应该是以挽回这个最终的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以自己的当下的情绪作为导向。
—— 挽回要克服人性的弱点,七大人性弱点
挽回之所以困难,我想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真的很考验人的情商,考验人性的弱点。
如果你不够成熟、不够睿智、不够勇敢和坚强,就很可能接二连三的步步犯错,从而导致挽回的失败。
而不成熟和情商低的人,都有着一类的共性:自我为中心、急于求成、骗纸、悲观消极、看重眼前得失、付出即要回报、非黑几白的两点论…
这些也正是人性的弱点,是在挽回中常常让我们失败的原因,也是我们需要克服的。
下面具体一段感情的挽回过程中,这些人性弱点是怎么表现的:
· 「自我为中心」首先会自我为中心的拒绝接受分手的现实,以为自己那么爱对方,对方肯定也和自己一样非常看重这份感情,从而采取感动和讨好的错误策略;
· 「偏执」接下来可能因为对方的拒绝,偏执的觉得对方拒绝自己就是渣男,可能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比如删除对方微信,或者拉黑对方;
· 「悲观」之后,又开始很快悲观和绝望起来,开始觉得一切都完蛋了,或者开始担心对方有新欢怎么办,搞的自己越来越糟糕,世界末日一样;
· 「付出即要回报」可能这期间,尝试了一点点努力,就开始觉得对方就应该有反应甚至和自己复合,表现出刚付出马上就要回报的幼稚心理;
· 「看重眼前得失」如果努力挽回的过程中,稍微有一些意外和差池,就又如临大敌,开始抱怨或者表示要放弃,缺乏长远的眼光过分的看重眼前一时的得失,变的患得患失;
· 「急于求成」稍微有了一点进展,就马上恨不得一步到位,马上复合,开始着急推进关系,从而给对方压力甚至让对方反感。
· 「非黑即白的两点论」挽回中,对方稍微对自己好一点,就觉得对方又是爱上自己了,差一点就觉得一切都完蛋了,不成熟的两点论非黑即白的错误观点。
· 「不能坚持」
挽回中,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最容易遇见的问题,就是经过了长期的努力,却看起来没有丝毫进展。
就好像跑马拉松一样,跑了很久,到还是看不见尽头,这个时候就会有想要放弃,坚持不下去的想法。这也是心理学上常常说到的“半途效应”,半途效应(Halfway effect)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所以,人性的一个弱点就是难以坚持,特别在看不见希望的前提下。
第三步:找到分手原因
分手原因很多,但很多时候是在一起的负面情绪大于了正面感受,还有女生过于的“作”,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但篇幅有限,不能一一讨论。
—— 在一起的负面积累于了正面感受
这里,我将尝试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社会交换论的一些概念和原理来解释长期关系包括婚姻的维系以及破裂的根本原因。
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人类行为主要是由操作性反射构成的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作用于环境而产生结果的行为,所以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social exchange theory)是主张从经济学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的视角研究社会行为的理论。将人际传播重新概念化为一种社会交换现象(a social exchange phenomenon)。它认为人际传播的推动力量是“自我利益”(self-interest),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原则,人们在平时的决策中总是倾向于扩大自己的收益,减少代价或倾向于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
以以上的两种理论为基础,我为了大家更好的理解感情破裂的实质,也为了让我的阐述更加形象、具体,我本人原创构建出两个神经链条的理论模型-正负情感神经链条理论(这个理论被很多人抄袭)。
接下来我也将从“神经链条”角度来具体剖析亲密关系(恋情、婚姻)的维系以及破裂的根本原因和本质。
对于两性的亲密关系情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神经链条,他决定着一段关系是稳固甜蜜的,还是趋向于分崩瓦解的,我深刻称它为「情感神经链条」。
具体的链条又分为正面积极神经链条和负面的消极的神经链条两种链条。
所谓正面神经链条意味着积极的,对稳固关系有积极作用的因素。
而负面神经链条意味着消极的,趋向分离亲密关系的因素和力量。
正面神经链条具体包括:
对方强烈的性吸引力;和对方在一起获得的的“舒适感”;彼此公共的甜蜜回忆和经历;彼此交错的社会家庭关系;对方的高价值良好条件;交往中自己大量的投资(精力、社交、金钱、时间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引导对方进行投资的原因,投资的越大放弃的成本越高。
负面神经链条具体包括:
争吵和矛盾的不断积累;对对方厌恶的印象;自身价值的降低;性吸引的减弱和丧失;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出现(高质量的替换对象);交往太久产生的乏味厌倦感;
那么,当正面神经链条的因素不断减弱,负面神经链条的因素不断增强,当负面神经链条的力量大于正面链条的时候,人基于社会交换论趋利避害的结果,我要分手的念头也将自然的应运而生。
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利己主义的,每个人在这一生之中都在有意无意的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受到最小的伤害,当潜意识意识到两个人在一起自己收获的有利因素要小于有害因素,人就会产生分手的念头。
当然,婚姻的破裂往往要难于一段恋爱关系的结束,这正是因为在婚姻里,彼此投入和付出都更多,并且付出了婚姻的代价(包括金钱、彼此的深度的社会关系交织,以及离婚后自己是二婚,价值受损)。
这就是为什么分手以及离婚的根本源头。
那如何维持婚姻?
很简单,根据对照上面的两条神经链条,我们应该时刻加大正面神经链的强度(比如提升自己的吸引力、让对方获得更多的舒适感、让对方投资更多,比如给你婚姻,和你孕育孩子,一起买房子)等等。同时避免加深负面神经链条,比如我们应该谨慎的和对方发生争吵,避免自己的负面情绪,尽量让自己不那么邋遢,控制性生活的频率,婚前减少同居维系新鲜感等等。
现在,清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