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闺密最近总是向我谈起他的男闺蜜。我从来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男闺密”。所谓闺密,无非就是两个或几个单身、半单身的女性,彼此说些小的知心话、一起手拉手去上个WC、逛街购物时能人多力量大、方便淘宝团购……的一种存在。这种关系,会在各自结婚后,或快或慢地淡掉,乃至完全消失。男闺蜜在某种程度是一种暧昧,一种不清不白的关系,一种打着友情的名义获得情感安慰的伪装。
所以,其实我也是用同样的态度来看待田朴珺口中说的“男闺密陈可辛”。他们是朋友,这是当然的,但社会中人,可以称任何人是朋友。他们有多深的私交?其实看不出来—有合作,而且合作愉快;是比较熟了,见过父母和爱人;能说话随意、放肆些,但估计还没到百无禁忌。
凡是聪明女人,我想都是擅长打造个人形象的吧。积累人脉,构架互通的人际桥梁,本来就是每个成功人士要做的事。而如果能给这人际圈加上感情的缓冲带,把一些可能的小龃龉能够直接扼杀在温情脉脉里,以后操作起来也许更容易。正如近百年前一团和气、长袖善摆的胡适之,文坛中人个个都说“我的朋友胡适之”一样,真是社交圈的榜样。以前说“同门”“袍泽之情”“乡党之谊”“师兄弟”,现在是“同学”“兄弟”“闺密”“铁哥们儿”……其实只是个名词区别。
说这些,很煞风景,只是希望年轻人不要太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