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里你是怎样的,那就说明你平常是个怎样的人,因为从你的日常生活状态中就可以看出你的另一半到底靠不靠谱。所以你要注意在朋友圈里的言行,不要让别人误会。
有句话说:微品即人品。就是说,微信时代,朋友圈就像是一个人的门面和名片,一个人在朋友圈的一举一动,往往暗示了他的性格,暴露了他的修养,代表了他的人品。从一个人的朋友圈里,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人。
据调查显示,微信是成人花费时间最多的社交软件,每月高达数千分钟。其实,微信不仅是我们语言文字传输最频繁的渠道,还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也正是如此,才使得这小小的社交软件,变成了一面可以映照人心的明镜。大事作于细,小事见大局,微信的回复里,正蕴含着一个人的修养。一个高情商的人,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社交中,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身边的朋友保持修养和尊重。
之前有一个话题“微信聊天里你最厌烦的字眼是什么”,点赞最多的回答是两个字:在吗?这可能是最尴尬的开场白了。有网友开玩笑说:你不说是什么事情,我怎么决定在不在!
明明两个人你来我往好不容易凑到一起,还要寒暄半天才开始说正事,这中间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倒不如开门见山,上来就把事情说清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点赞数第二的回答是:哦、嗯、额这种单个字的回复。
有时候你兴致勃勃说了很多,却换来对方一个爱理不理的“哦”字,就好像迎头被人泼了盆冷水,再多的热情也一下子凉透了。
还有一种情况,聊天的时候经常“掉线”。本来聊得好好的,等了半天他都不回信,就这样一声不吭地消失了。其实只要简简单单说一句“我要去忙了,下次再聊”,那大家心里都舒坦了,不会捧着手机傻等消息了。太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不随便打扰别人,是一种美德,网络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迫社交。我们不用提前约时间,甚至不用见面。在这种模式下,各种骚扰便犹如雨后春笋般静静绽放。
前天我正在构思新文章的时候,微信响起来了:请帮忙投票,在我朋友圈第一条。对方根本全然不care我是否方便,我是否愿意。一副不管你做不做,反正我是说了的架势,很惹人讨厌。
还有万年不联系的人,突然发来消息:微信清人,打扰见谅。为什么我根本感受不到他低调的歉意呢?我真的很想说,大哥,麻烦您赶紧把我删了吧,真是从朋友圈看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