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对人们热衷于网上聊天很有些不理解,觉得那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也就一直坚持着不参与。但后来聊天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我就好奇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种交友方式,聊天是越来越不时兴了。朋友们窝在一起,往往是喝酒、打牌、下棋、谈生意,当然也有一些人在一起写诗论文、鼓捣电脑、吹拉弹唱的。朋友们偶尔聚聚,做做这些事情,是很不错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情致是很美好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那格调也是很高雅的。
但这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就是在一起做这些事的人一定要是朋友,而且是真朋友。“酒逢知己千杯少”,就是这个道理。我常常想,是因为在一起喝酒而成了知己呢,还是成了知己后再在一起喝酒呢?它们孰先孰后可能与蛋和鸡孰先孰后一样,不大说得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两人如果在一起的主要乐趣只在酒上面,那他们就只是酒友;如果只在诗文上面,就只是文朋诗友。依此类推,还有同僚、舞伴、牌友、同学、战友等等。我决不排除因为酒之类的东西做媒介,使两个陌路成为朋友的可能性。我要思考和分析的是,一种正宗的、纯粹的友谊,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其承载方式是什么?也就是说,两个兄弟般的、亲人般的朋友在一起,他们在通常情况下,会做什么?
我想,真正的朋友,应该有一种心心相印的默契与和谐,有一种友情的温暖让朋友感动。更多时候,他们还通过互补,彼此能促进对方思想和情感的深化,精神境界的提升。要达到这种目的,两人在一起就必须进行交流,而交流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愉快地交谈,愉快地聊天。
要愉快地聊天,也是不大容易的。因为这愉快不仅来自舌头,还来自耳朵,更来自大脑,一边聊天,一边倾听,一边思维,就都可以获得快乐。既然是聊天,就不能是你包场的演讲,还需要你真诚地倾听。善于倾听其实是一种修养。这世界上从来就不仅有抚琴之人,更还有听琴之客。没有听琴之客,抚琴之人就只好对牛弹琴了。对牛弹琴是一种悲哀,可能是牛的悲哀,也可能是弹琴者的悲哀,总之是一种悲哀。
正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聊天越来越少了,网上聊天才时兴起来?人们与生俱来的这种交流的渴望,通过网络,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在那些指头间,流淌着多少快乐。它省去了面对面交流时的那种动作和表情,直指人的精神与心灵,那是精神的大餐,心灵的宴飨。聊久了,聊深了,一定会欲罢不能的,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