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天性是百发百中,万无一失的,这种的天性叫一见生情,而爱情方面的第一眼,就等于千里眼。”
一见钟情是浪漫的,唯美的,正如在歌中所吟唱的“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思念。”
情感本身就是具有层次的,而一见钟情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心理学现象。
无论是王小波第一次遇见李银河,还是在阳春三月,钱钟书遇到了杨绛,初次见面,他们各自已经在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思念,这种眷恋也就演变成为了那些动人的爱情故事。
那么在情侣关系中,为什么两个人会一见钟情心理学是这样解释的?
一见钟情源于怦然心动
在心理学中有吊桥效应这一说法,指的是当一个人提心吊胆的过吊桥时,会不由自主的心跳加快。
如果这个时候他碰巧遇到另一个人,那么他就会错把这种心跳加快的感觉,理解为是一种心动并产生爱情的情愫。
所以我们会发现,但凡那些能够一见钟情的情侣,是因为在某个环境中,他们产生了怦然心动的感觉。
正如影视剧中所表演的那般,女主角即将遭遇灾难,这个时候,男主角突然出现表演了一段英雄救美。
在这个紧张的状态下,女方会对男方产生深刻的记忆,并且也会对其产生好感。
除此之外,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内,情侣双方之间在大脑里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这种兴奋激素会让他们产生幸福感,进而更加迷恋当前的对象。
良好的第一印象
我们之所以会对一个人念念不忘,一定是因为对方在我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认为人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它影响着人们的交际关系,以及他人对他未来的评判。
如果一个人他特别傲慢无礼,给别人留下了很差的第一印象,那么也就很难让人产生喜欢,相反一个人如果非常的有礼貌,并且外形上有气质,他就会让人非常的难忘。
如果一个人他所展现的外在形象足够好,他在你头脑里的印象更加深刻的话,那么在后期你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投射,并且还会在大脑里做出很多的联想。
在这个时候我们对那个仅仅见过一面的人,在大脑里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加工记忆,那么自然而然就会产生迷恋和喜欢。
这也是心理学家所提出的首因效应的影响,但凡那些能够初次见面就产生情愫的情侣,一定是因为他们各自在对方心里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心理上的强烈投射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会对另一个人产生极大的兴趣,则来源于个体本身上的一种自恋情节,或者是说一种强烈的心理投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两个人他们能够相互满足的话,二人就自然而然的会走在一起,他们的关系会无限拉近。
同样,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对方强烈的注视,那么对方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也会进一步的被吸引。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贾宝玉盯着林黛玉并且说了这样一句话:“这个妹妹我曾是见过的。”
他们之间的第一次邂逅,就注定了彼此之间的宿命,林黛玉对贾宝玉充满了好奇,而贾宝玉对林黛玉也心生喜欢。
在很多时候情侣之间的一见钟情其实恰恰就来源于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双方之间的对视或者说一句不经意的关心话都会让对方倍感亲切。
原生家庭和后天环境的影响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个肢体动作,或者说他做出的行为就对其产生了喜欢。
之所以两个人能够产生这种情愫,是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和后天的经历要么有很大的相似点,要么就是能够进一步互补。
两个在性格上非常相似的人,他们很容易走在一起,身上的相似点成为了他们吸引对方的关键。与
此同时两个在性格上有很大反差的人也容易走在一起,他们能够相互协作,来弥补心理上的缺失。
在两个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你如果能够去注视到他,他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和认可,所以他在内心深处也会对你放下防备。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一见钟情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可能会说这一对情侣在前世就是一对“鸳鸯”,所以在这一世他们才有缘相识。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侣之间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是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但所谓看过,一眼便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