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单有多简单?

1.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脱单困难,实际上是把脱单当成了一种玄学。

“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真正的爱情,是从遇见某个人开始的”

这种廉价的心灵鸡汤在网络上如此盛行,恰恰是因为它迎合了那些期待在感情中不劳而获的人,用“等到”“遇见”来规避自己的爱情责任。

所以最重要的事情说在最前面:

爱情不会从天而降,而需要我们准备好自己。

在我看来,“找对象”这个行为,本质上跟“找工作”是类似的,

找到一份好工作,需要了解市场,积累技能,做好一份精美的简历,

而不是怀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心态,在宿舍里开黑等着心仪公司三顾茅庐。

毕竟,契合的工作不是靠“遇到”的,邻居张大爷居委会李大妈给你介绍的工作,多半你不会喜欢;真正适合自己的事业,往往从经历过一两次职场的迷茫,对自己的盲目自信和否定之后,才慢慢摸索清的。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by 蔡康永

2.

实际上正确的脱单,不妨用产品化的方式拆解。

逻辑上而言,脱单是把自己设定为一个优质的产品,供应给需求方(有恋爱或者婚姻诉求的异性)。

所以要按照打造一款爆款产品的逻辑,依次拆解。

NO.1 产品质量要过关

想要让自己受到市场的认可,产品质量是第一位的。

如果身为一款手机,你的卖点还是“最新一代塞班系统”,相信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把它介绍给别人。

在恋爱中,最核心的两个评判维度无非是实际价值+情绪价值。

所谓实际价值,指的是要有拿得出手的硬性指标,比如颜值,身材,学历,家境,工作,社会地位等。

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拿得出手的一两点,如果平均分低还没特色,那么还是建议先花点时间提升下,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

所谓情绪价值,指的是能带给对方情绪波动和良好情绪体验的能力。

甚至有的时候,过硬的情绪价值要比实际价值更加吸引人——就好像不少小姑娘会喜欢上浪子,而不是好好学习拿奖学金的学霸或者收入稳定工作体面的大企业员工,不少小伙子沉溺于小绿茶,而不善言辞的乖乖女却桃花运冷落。

很多人对情绪价值有个误解,他们会认为情绪价值就是搞笑,幽默。

但这只是比较浅显的一层,情绪价值背后是这三层:

洞察并感知他人情绪的能力;

给别人的情绪起到稳定和调解的能力;

调动他人情绪,让别人的情绪因你而波动的能力(幽默便属于这一层)。

通常我们会觉得“很聊得来”的人,其实往往不是对方跟你三观多契合,而是对方能够接住你的话题,并引发你更高的表达欲。

而这个能力绝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你要比别人有更高的情商,更敏锐的洞察力,更清晰的思维逻辑,而拥有了这些能力之后,你会很好的调解别人的情绪,稳定别人的情绪。

NO.2 产品渠道要打通

好的,现在你基础的价值有了,虽然不是说每个人都手拿把攥,但基本上能吸引到部分跟你相差不多的异性了。

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打开产品渠道,

很多人的爱情运势差,恰恰在于此,

要么就是盲目陷于一个不靠谱的人,甘心当备胎舔狗,让自己沉浸于自我感动的梦境中,一梦三四年;

要么就是太过乖巧被动,平时没事就在家宅着,基本不使用任何社交软件,参与任何线下活动,久而久之身边的异性除了公司里的已婚大叔就是小区的快递小哥;

要么就是“尝试脱单”,也是按部就班的听妈妈的话,每一两个月见一个长辈介绍的相亲对象,效率慢匹配度低,越相越丧导致后面已经失去了脱单的信心。

你能接触到的样本太少,所以才会经常发出“脱单太难”的感慨,

多去拓展自己社交圈吧,学生的话就多关注下社团,工作党就多看看当地的公众号,

不用参加那种目的性太强的脱单活动,就抱着培养兴趣+认识朋友的目的去,

如果很着急就选那种异性贼多的同好圈,男生可以练练瑜伽,女生可以尝试骑行…..

别抱怨身边的异性少,这么扁平的时代,你得勤快点。

NO.3 用户体验要做好

有了自己的价值+有了有兴趣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做好用户体验了。

切记一点,两个人升级关系是要循序渐进的,陌生—认识—熟悉—亲密—暧昧,千万不可僭越,最怕一句话也不说暗恋个三五个月然后突然表白的操作。

正确的流程是,通过线上软件or线下活动认识,通过聊天培养熟悉感和亲密感,通过约会中的互动和共鸣把男女之情一点点升级出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234222.xyz » 脱单有多简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