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人内心的一种情感,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人类的一种很强烈的个体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
继而我们要问:爱情满足人的哪些心理需要呢?如果一个人暗暗地爱一个人,不说出来,这就是个体的活动。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一种亲密的特殊的人际关系,双方在心灵层面如何搭建这个关系的,贡献了什么,各自得到了什么,如何链接的。那么爱情就是把单独的个体的放到一起看他们关系互动的方式。
爱情是多种情感,爱是什么?有人说爱是疼我,有人说爱是懂我,爱是归属,爱是信任,爱是尊重,爱是欣赏,好多放到一块就叫爱情,一百个人有多少种爱情呢?肯定多于一百种爱情。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所爱的人是不一样的,人这一辈子只爱一个人吗?初中所爱的是高中所爱吗?高中所爱的是大学所爱吗?原来我以为结婚之后就不再会爱上别人,后来发现人生的一路走来,爱是不同的风景,每个人在不同成长阶段爱是不一样的,人和人之间也是不一样的,所以爱具有个人化的特征。
爱情是多种情感的组合,那么它具有哪些成分呢?有人提出来三个主要成分:第一、亲密。是情感上的理解、支持和交流;第二、激情。来电不来电,怦然心动,眼前一亮,身体有性兴奋的反应,具有性唤起作用。现在有研究大脑里有放电作用的物质,让人从激情达到高峰,从热恋达到疯狂,到底这种热度能够持续多久呢?数据显示是1年零6个月,之后大脑就不那么放电了,个体体验到的就不再有激情了,特别是现在的老夫老妻,日子过久了,靠什么维持爱的关系呢?那就是第三个成分:承诺。你爱我,我爱你,我们共同走向未来,这辈子我对你负责,一种社会责任感,这就是社会学层面的(责任,义务,权利),这就是爱情的三元素理论。同样对应的心理、生物、社会三个维度。
由于三元素过于粗糙,后面又分析出六个因子:
1、了解。沟通顺畅,你说的话我懂,我说的话你懂;
2、互相关心。有热情,参与到对方的心灵当中去(共情能力);
3、相互依赖。你依依我靠靠,永远不分开(依恋的心理需要);
4、互动:形成我们和我们的,我们俩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房子,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我们和我们的);
5、相互信任。获得安全感,一起合作成为心灵的伴侣,心灵上的合作伙伴走向永远;
6、责任。
这六个方面要求谈恋爱的人在心理能力上能达标,如果心理能力上不具备沟通能力,不具备共情能力,无法形成我们的互相关心和信任,这个爱情是走不下去的。
有求助者说我们俩总为一些小事吵架,例如同样一个周末,女孩子希望多睡会觉,男孩子希望为自己心爱的人做一顿丰盛的午餐,女孩子没有真实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勉强带着惺忪的脸去吃男朋友做的午饭,男孩看到她面无精打采的样子,感到很失望,就生出一种无名火,认为他自己辛辛苦苦做了一上午,她怎么连个笑脸都没有,就开始大打出手:谩骂、指责,餐桌变成了战场,这就呈现出两人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无法共情对方,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无法沟通的模式。
现在解析爱情的两个维度:一是个体心理内部的维度;一个是关系取向的维度。两个维度整合就是内化和外化,在互动当中各取所需。
谈恋爱为了什么?
有人说为了幸福。
那么谈到现在你是幸福多还是痛苦多?
有人说现在是越来越痛苦。
你知道为什么吗?
其实你不用知道为什么,你只要凭感觉,你原本要的是幸福,怎么你就越谈越痛苦了呢?
还要痛苦下去吗,还要继续谈下去吗?
如果越谈越痛苦这本身就是结束恋爱关系的一个理由,尽管你还不知道什么原因,不是不想爱,怕只怕爱是一种伤害。
第一个维度从个体内部是怎么衡量爱情呢?
既然爱情是一组情感,情感包括了多种需要,我想到人本主义的需要层次说,拿这个做尺度来衡量爱情都包括哪些需要?首先,需要是推动我们谈恋爱的内在动力,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说,增加认知和审美的需要每个人都要种瓜得瓜,种人得人,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46条染色体的遗传潜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这辈子把所得的都展现出来就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健康的最高境界。马斯洛七层次情感需要分成了两大类,低等的一直低到生理的需要到尊重,这些叫缺了就不行,就活不下去,心理就有个洼坑,填不起来,少了不行,就痛苦;有了才平,有了不多,缺了就少,就痛苦,这样就叫匮乏式的需要,生命所维持赖以生存必须的,匮乏式的需要。更高层的那些需要如果没有,内心也是平的,有了会更好,会更丰富,锦上添花,这叫成长性的需要,这是马斯洛分的两大类。
把爱情也区分为两类,第一类对应:匮乏式的需要(占有式的爱),基本的特征就是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面包是我的,我要把它占有,成为我的一部分,把它吃到肚子里去,满足了我的匮乏式的需要。这样一种心态,对应的成长阶段应该是2岁以内的孩子跟妈妈乳房的关系,少了妈妈她就活不下去(共生期),是对客体的占有的,归属的关系,在爱情里面就有如下的表现:要求对方忠贞,你是我的,你不能是别人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叫排他性。这是一对一的二元关系,里面还包括归属感,获得的安全感,写情书落款你的什么什么人我是你的什么什么人
奉献欣赏式的爱是成长性的心理需要,经常的表现是:无条件的接纳一个人,爱上他的时候你觉得他所有的一切都是好的,无褒贬的尊重,不是侵入式吞没式的占有,无褒贬的尊重,非占有式的欣赏。
我们所爱的人就像古董,然后我们开始问自己,我们是盗墓贼还是文物鉴赏家,是把所爱的人放在床上,不让别人动,还是放到博物馆去让大家欣赏,这叫非占有的欣赏,就是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去尊重对方的愿望、情感和需要,平等尊重而不是把对方当物品私人占有,私人占有是人跟物的关系,而非占有式的欣赏,无褒贬的尊重是人跟人的关系,衡量恋爱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就衡量他是把爱人当物品呢还是把爱人当另外一个平等的主体,把爱人当人跟物的关系还是人跟人的关系,这样的区分就比较容易看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