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这几年来离婚一词在我们周围的生活里面听到的次数越来越多了,周围的人结婚的不少,离婚的也不少,而且很多人甚至把离婚看作是一种新时代的象征,好就结婚,不好就离婚,完全没有一点的责任感。
前阵子与一位读者聊天,她很感慨讲,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恐婚的人越来越多了,想结婚却找不到对象的人也更多了。可是那些好不容易与另一半结婚了的人里,离婚的比例却也越来越高。
当初都是令人羡慕的婚姻,如今却劳燕分飞,她说她很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
就好像题主问的,什么样子的婚姻让人感到一定要离婚?我们也经常困惑,现在高居不下的离婚率背后,大家到底因为什么而离婚?另外对于未婚的人来说,要怎么更好的看待婚姻?
1. 我们对理想的婚姻生活的理解是不同的
特色先生 男 30岁 自主创业
我和前妻是高中同学,27岁的时候重新遇到,谈到第二年的时候,发现周围人都结婚了,家人也有催婚,我们彼此都感觉挺对的,于是跟着感觉走,把婚给结了。
结婚之后,我常常有种照顾女儿的感觉,生活起居上,妻子之前一直依赖父母;精神上面也类似,她像个孩子,想做什么就去做,不会考虑夫妻双方。
结婚以后,她还是保持着独身生活的状态。我以前也是个比较喜欢自由的人,但我内心觉得既然结婚了,还是要留一些精力给家庭。
但妻子难以理解我的想法,她很少把精力投入在家庭里面,每天下班回来都直奔电脑、周末也都被朋友聚会占满。这可能是她想要的婚姻生活。
渐渐地,我们对彼此的不理解和沟通不畅越来越严重。我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那一刻我发现前28年,我从来没有意识到婚姻、自我成长是需要学习的。
于是我常与导师沟通婚姻方面的问题,通过学习与成长,我感受到了自己在表达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说话太急、太冲,没有耐心。
导师也提到了很多经营亲密关系的方法,我仿佛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于是我去联系妻子,告诉她我希望让她可以一起学习,可是却没有得到她的回应。
通过长时间的与导师交流学习,我自己已经能系统地梳理了自己的想法,我开始明白
其实我们之间最根本的问题是生活目标的不一致。我希望对方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可以和她一起经营家庭;而在对方看来,保持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我也意识到,如果一个人自己不想改变,你永远都不可能去改变他。所以冷战了几个月后,我提出了离婚。
这段离婚的经历对我来说很重要,我第一次认识到我们从小到大极度缺乏关于爱的教育,而经营好一段婚姻是需要学习的。在没有对婚姻的成熟思考之前,所谓的跟着感觉走是靠不住的,因为你完全连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是什么都不清楚。
如果要给未婚的人什么建议的话,我想首先是要明确自己的婚姻生活目标,再去找一个和你有着共同目标的人一起组团打怪。另外,双方自我成长的能力对于婚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相处需要一起面对的问题比我们想象当中多太多了。
2. 门当户对这件事,指的不单单是经济上面,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平等
匿名 女 35岁 运营
直到离婚的时候,我还爱着我的丈夫,我是非常赞同导师的说法,挽回婚姻不是让我们吊死在一颗树上面,挽回的意义更多的是学会爱,当你学会爱的时候你才有能力去选择爱,才有能力去分辨婚姻适不适合走下去,所以我已经十分确定我们不适合在一起了。
我们很早就在豆瓣小组里认识,一见面我们就对彼此印象非常很好,不久后我们就在一起了。那一年我32岁,他27岁。
恋爱以后我们也发生过一些矛盾,比如他经常跟女性朋友走得太近。我也曾经觉得我们的年龄差有点大,提出分手,他极力挽回,成功说服了我年龄不是问题。
恋爱第二年他向我求婚,当时我们感情正处于升温阶段,我也认真的考虑了几方面,觉得我们是互补型的。
比如,我的家庭条件很好,他的物质条件则不太好;我是个不太会社交的人,他做销售很擅长社交总之我当时觉得,我负责物质他负责精神,生活在一起开心就好了。
他向我求婚时跟我说,他的原生家庭很不幸福,他很想和我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这句话也在当时深深打动了我。过了很久之后我才开始反思,被这句话打动或许是由于我的圣母情节,但当时我浑然不觉。
出乎我意料的是,婚后一个月我们就发生了大的肢体冲突,导火索是钱。结婚以后我承担了家里物质支出的大头,我们的收入加在一起可以cover支出,但也不算特别富余。当时我拿着我们度蜜月的账单说
我们可能得攒攒钱了。没想到这句话刺痛到了正在喝酒的他(他本身就有酗酒的习惯,是我婚后才知道的),他突然暴怒,我整个人都懵了。
那次冲突后我选择了接受他的道歉,我隐隐感觉到他内心其实是个自卑的人,我试图帮助他、引导他。
但没想到,情况愈演愈烈。渐渐的他开始强制干涉我的生活,比如我换工作的时候,他会讽刺我三十多岁了还考虑薪资不够高的工作等等,与此同时,我却不能表示对他收入低的不满。
有时候我真的感觉,我们的关系更像妈妈和儿子,我既要对他包容忍让,还要崇拜、给他面子。他时常不稳定的情绪令我感到恐慌,我常常陷入一种莫名的自我责备:是不是我的确做错了他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直到他再一次因为小事情绪崩溃并诉诸暴力,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意识到,靠我一味地迁就包容根本没用,巨大的恐惧令我本能地选择了逃离。
离婚后,我一度难以走出来。过了很长时间我终于领悟过来,前夫的很多行为背后,都和他在精神上感到的不平等有关
因为自卑,因为无法在精神上面平等看待我和他自己,他才极力想要去控制我的生活,想要让我顺从他,甚至我觉得他可能也是因为自卑,才会想要吸引其他异性。
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彻底从上段关系的伤害中走出来,而令我感到有些悲伤与讽刺的是
我们对彼此都还有感情。
但是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光有爱情是没办法支持一段健康的婚姻的,门当户对,尤其是精神上的对等,真的太重要了。不要想着找一个比自己条件差很多的人能够维持稳定,只有感到平等,才能平和地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那种强烈权力不平衡的感觉会渐渐腐蚀掉一段感情。
3. 记得维爱帮我做分析给我的婚姻诊断结果里说,婚姻没有足够多的感情是不行的,仅仅合得来难以维持一段婚姻,合得来简单的三个字,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婚姻
匿名 女 29岁 赴美读书
我和前夫从大一开始恋爱,感情一直很稳定,令很多人羡慕的是,我们在一起可以像好朋友一样相处。毕业那年,我们先是留在北京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想回家乡厦门,恰好他在北京的事业也遭遇瓶颈,于是他主动提出要和我一起回厦门工作。
回到家之后,我们结婚的事就立刻被长辈们提上了日程。
身边所有人都觉得我们结婚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甚至连我们自己都觉得似乎没有不结婚的理由。
于是,到底是在感情上面认定与这个人共度一生,还是顺应大家庭的意愿选择了结婚,这个问题成了我们多年的心结。
婚后不久,他出轨了。回过头去聊这件事,我觉得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比起出轨本身
他最终应对这件事的方式对我们关系造成的伤害更加深远——他将问题抛给了我,如果你觉得可以,我们就继续在一起,如果你觉得接受不了,我尊重你的选择。
那时候我还没想象离婚这件事,精神上我很依赖他,婚后我们也很融洽,与双方家人相处的也非常好,衡量之下我决定再一次信任他。
我确实做到了对他的信任,没有让出轨影响到我们。但他一切看你,我都可以的态度却成了我心里挥之不去的担忧。
后来我们遇到比较大的坎儿的时候,每一次我想与他一起解决问题,他也总是将要不要继续走下去的决定权交给我。我忍不住想,都可以的意思是不是只要我放手,他就可以无所谓。
我发现我们之间缺失了婚姻里最重要的东西,一种认定彼此的承诺。
我也曾经与他讨论我的担忧,但都得不到正面回应。我渐渐发现,虽然我们能够像好朋友一样融洽相处,我却走不进他内心的世界,我不知道他对于这段婚姻真正的态度。
我也曾尝试自我合理化,把这些当做个体表达爱的差异。可是当大的生活矛盾来临的时候,我不得不清晰地面对那种不被认定、随时会被抛弃的恐惧感。
我们婚姻中最后一次矛盾出现的时候,我坚定的把选择权留给了双方,不再做那个最终选择的人。
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我们的婚姻。
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完全摆脱这件事对我的影响
但是我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敬畏,也对自己的需求有了更深的了解。
对我来说
婚姻或许不是每个人必须的,也可能无法一辈子,但它一定不能只是天时地利由外部推动的结果,它是一个非常成熟、郑重的承诺。
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个合得来的人,在一起很合拍却不适合结婚,可丢弃了又会觉得可惜。
但是人总要学会选择。要明白选择背后的意义是对人生的一种担当:当你选择与一个人结婚,你就是要尽力认定彼此一起走下去。
听完这些故事,维爱不知道大家对离婚及婚姻有没有新的理解?
当今社会,我们对婚姻的要求变高了。婚姻不再是我们获得生存、达成幸福的唯一选项。
与此同时
离婚也不应该被打上不幸福人生的标签。维爱提醒大家:无论你是否选择结婚/离婚,都不能停止自我发展,要让自己有给予自己幸福的能力。
只有当你有了爱自己、承担自己的能力,才能真正自由从心地选择你的婚姻。